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郑静 张玉萍) 2020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推进依法治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狠抓示范创建,深化基层治理,全力推动法治临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我市作为全省唯一法治示范市的“排头兵”作用。
法治临汾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制定印发了《2020年临汾市委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和《2020年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两清单”。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我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自觉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发挥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建设示范引领表率作用。市委中心组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年度学习计划,召开了《民法典》专题学习会。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办公室积极督促推动市直86家单位建立了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推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制度,层层压实了责任链条。
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市全面加强行政决策法治化工作,积极推行重大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形成了科学的行政决策机制和法治监督机制;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规范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证件清理、申领和换发工作,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推行建立行政执法7个清单,推动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化行政执法监督社会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向人大定期报告法治建设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事前主动向市政协协商通报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
法治社会建设方面,我市发展拓展具有临汾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广翼城普法短剧经验,举办了临汾市第三届普法短剧、微视频、微电影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广古县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经验,全市17个县(市、区)共建立26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其中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14个县(市、区)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市2407个村(社区)实现了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法治图书室“全覆盖”。落实落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遍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组织开展了第二届“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在司法部组织的民法典有奖竞答地市排名中,我市获得了全省第1名、全国第7名的好成绩,在我省第二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上,市司法局作为全省唯一市代表作了《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十大创新案例典型发言。抓紧抓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推行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加快多层次依法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2个,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11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插播了反映古县湾里社区治理法治化的片段;全市2407个农村(社区)共发展法律明白人2549个,实现了“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普法创新案例被中国法律服务网采用7篇,位居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