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吉县新田村镇银行扎根吉州沃土,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为己任,以打造“农民的贴心银行”为导向,下沉服务重心,深耕细作,为县域农村的普惠客户群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地发挥了村镇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贡献金融力量。
树立品牌意识,坚守市场定位
该行积极发挥小银行优势,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细分金融市场,推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传统的涉农金融机构开展错位竞争,办成有特色的小银行。在发展战略上,明确办行方向,即面向农村、面向农户、面向农民办的微小企业,在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服务方式、风险控制、绩效考核上做到市场定位“小微化”、机构人员“本土化”、经营机制“市场化”、操作手段“先进化”、企业文化“人性化”。通过兼顾短期生存式竞争、履行社会责任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把“三农”与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贷农、贷小,有力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该行用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培养和打造一批信任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通过强化客户细分和差异化管理、不断推出高度契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等举措,打造 “支农”“支小”特色品牌。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与大银行“错位”经营,努力争取在“同档次”金融服务中技术领先,更便捷、更高效。同时,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缩短办贷时间。先后组织全体员工开展网格化营销,将全员分成小组,坚持每天下乡入户,了解百姓的金融需求,组织流动服务车现场进行业务办理,即刻解决问题;同时在县城中小企业、商户进行宣传,每天入企、入商户,对有资金需求的进行集中办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该行始终注重打造村镇银行企业文化品牌,在充分挖掘当地人文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与母行企业文化体系的衔接和延续,构建与母行一脉相承的特色文化品牌,让新田村镇银行的牌子树起来、亮起来。
创新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借助农村果园托管模式,搭建“银行+农资经销商+农户”的供应链融资平台,创新推出“链条贷”,用于果园经营投资,涉及机具、化肥、果袋、农药以及雇佣人员工资支出,此业务充分发挥该行决策链条短、审批速度快的优势特点,凸显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优惠三大特色。
对于苹果种植户来说,“链条贷”相对其他产品存在诸多优势:一是每笔农资贷款均可享受利率优惠,且无须承担其他费用。二是降低农户购买到假冒伪劣农资的风险。三是苹果种植户更易获得农资经销商的增值服务。对农资、农机经销商来说,可以大大降低经销商的农资赊销比例,拓宽销售渠道以便扩大经营规模,有利于农资经销商错季囤货以便降低经营成本。
“链条贷”既帮助果农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有效缓解了农资、农机经销商赊账比例高、资金流转难的痛点。贯穿生产经营的“链条贷”,让果农随用随贷,让经销商随售随结,促进产业链完善发展,竭力满足辖内各类客户的资金需求,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开展宣教活动,增强防范意识
为逐步增强群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该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
开展集中宣传。统一组织分批次走进乡村、校园开展普及识别假币、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宣讲活动,联合县金融办、县人民银行和县银保监组等单位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等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阵地宣传。通过在网点摆放宣传物料、LED电子屏滚动显示宣传标语、大厅金融沙龙、现场兑换新版人民币及残破零币、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创新线上宣传。该行通过微信公众号、美篇和其他社交平台,进行线上活动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典型案例。
新时代新作为。吉县新田村镇银行将持续发挥地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用,持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充分用好用活自身金融服务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全力建设“小、快、灵”普惠银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 刘 琪)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