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31 09:35: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的巩固和提升。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践行初心,勇毅担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开辟绿色通道 跑出抢险救灾“加速度”

  2021年10月,临汾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灾情后,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各级党组织开展“我为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党员干部捐款3.21万元,市分行捐赠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13.79万元,其中汾西县支行深入僧念镇临时安置点,对受灾户进行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灾民受灾情况,向灾区捐赠米面油、蔬菜、鸡蛋、方便面、八宝粥等食用物资共计2万余元。在受灾比较严重的霍州市师庄乡,邮储银行利率下调150BP投放“救灾贷”47万元;投放生产经营类小额信用贷款14笔166万元;投放贷款支持村民修缮住房375万元;向全乡29户学子投放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20.63万元,确保不因洪灾失学一人。

  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启动应急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保障汛情严重区域基础金融服务畅通,并为受灾的75户农户、商户提供续贷服务。一是争取“专项额度”,争取6亿元信贷额度,专项用于支持各县(市、区)受灾主体的防汛减灾及灾后复工复产。二是创新“专项产品”,研发推出了便于各类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的“临邮贷—救灾贷”产品。三是设定“专项利率”,对申请“临邮贷—救灾贷”的受灾主体给予下调150BP的利率优惠。四是开辟“专项通道”,个人客户在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小企业客户利用“小微易贷”等线上申请平台,简化前期调查、审查审批和贷款发放审核流程。

  牢记政治使命 巩固脱贫攻坚“责任田”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累计向9695户贫困户投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4.65亿元,投放量连续3年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累计向17户小微企业投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2.23亿元。2021年共向1317户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投放用于支持创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的经营性贷款0.65亿元。截至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1.68亿元,涉农贷款规模净增3.57亿元,增速19.69%,彰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

  蔡文明曾经是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5月邮储银行汾西县支行向他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2021年他再次申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在邮储银行的支持下,蔡文明肉羊养殖规模已由20余只扩大至92只,粮食作物种植规模达到10亩。

  不仅如此,邮储银行汾西县支行还积极为当地政府及广大居民提供便捷支付服务,2021年代理僧念镇人民政府授权支付业务699笔,支付金额3563万元;通过惠民惠农系统代发僧念镇退耕还林、灾后重建、粮食直补等扶贫资金8528户,金额656万元;代发僧念镇特惠资金、贫困户补助、光伏资金等扶贫资金8350户,金额969万元。2010年至2021年,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投入超过160万元,在汾西县僧念镇等5个贫困偏远乡镇建设自助银行,进一步提升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体验。近期正在筹备在僧念镇、佃坪乡各新设1个轻型物理网点,打通乡镇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始终心系“三农” 当好乡村振兴“实干家”

  自2007年小额贷款开办以来,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累计投放小额贷款约111.32亿元。截至2021年年底,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1.68亿元,同比增加3.57亿元,增速19.69%,占比个人贷款总结余68%,居国有大行前列;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1.21亿元,同比增加1.21亿元,增速12.1%;累计建设信用村661个,评定信用户10802户。

  辖内汾西县支行在僧念镇累计建设信用村7个,预授信户数149户,其中,段村预授信10户,户均授信5万元。霍州市支行对师庄乡30余户黑山羊养殖、10余户年馍加工户开展全面走访,授信100万元;力争将师庄乡符合线上小额信用户的村民全部开展数据采集和主动授信,新增授信额度不低于300万元。

  下一步,邮储银行临汾市分行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贫人口巩固扶持,确保合规投放、应贷尽贷。二是以农保贷、线上信用贷等产品为抓手,支持粮食收购、农资经销、蔬果批发、冷链建设等重点行业集群与数据平台建设,年内至少投放3.5亿元。三是围绕信用环境好、特色产业突出的行政村,以批量形式推进小额度主动授信广覆盖,年内建成信用村1100个、信用户2.1万户。(张红午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