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电”亮而吉小康路

2020-04-16 10:20: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郭向阳与贫困户查看核桃树嫁接情况

临汾新闻网讯 大路旁花开正艳,街巷里干净整洁,农民在果园里劳作,光伏在阳光下“增收”,农家书屋散发着浓浓书香,爱心超市里充满了暖暖的温馨……这是春日时节,记者在大宁县昕水镇而吉村采访时的所见所闻。

  村里有支供电帮扶工作队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你们代表咱们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的形象,一定要按照大宁县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因地制宜,决战决胜。”郭向阳说,“驻村之前,公司领导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我们来讲,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2018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战中,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按照组织要求,抽调精锐力量,再次向而吉村派出了一支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公司物业服务组党支部书记郭向阳被任命为工作队队长,他与崔秀生、任保平一起驻进了而吉村。

  而吉村位于昕水镇北部,全村辖而吉村、屹崂垣、房家庄、山头村4个自然村,共304户778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11户299人。全村耕地面积3600亩,其中种植苹果720亩,核桃总面积800亩,小杂粮2300亩。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郭向阳坚定地说。近年来,这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与“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干部,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开动脑筋,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光伏发电、苹果、核桃、小杂粮等产业扶贫项目,用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贫困家庭撬开了脱贫的大门。2018年12月底,而吉村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郭向阳和他的队员还被大宁县评为脱贫攻坚三支队伍先进典型。

  嫁接迎来核桃产业新希望

  “你看,这一个枝头上就能结4个核桃,今年核桃丰收后又能增加一笔收入。”在自家的核桃地里,76岁的贫困户马姜财指着核桃枝叶里藏着的小核桃高兴地说,“要不是实施了嫁接技术,核桃树就计划砍伐了。”

  马姜财患有肺病、高血压等疾病,老伴儿视力模糊,并患有关节炎,行动极为不便。由于没有劳动力,没有技术,他们成了村里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家里有7亩核桃地,原想着卖核桃还能增加点收入,没想到产量不尽如人意。”马姜财说,“多亏了扶贫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马姜财的核桃树全部为老品种,核桃个小,产量低,收入自然也低。村里共有150余户800亩这样的核桃林,不少村民动了“砍树种粮”的想法。 郭向阳在入户调查时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积极联系县林业专家,解决困扰群众收入难题,并积极向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打报告,申请专项资金,利用3年时间对全部核桃林进行嫁接,让群众看到了收获的希望。

  “在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聘请果树专家分批进行了核桃嫁接,嫁接的是新品种‘辽河1号’,这种核桃个头大,产量高,很受群众欢迎。”而吉村党支部书记许玉生说,“如今核桃已经成了我们村的重点扶贫产业,巩固了群众脱贫攻坚成果,增加了收入。”

  供电人聚焦群众增收

  郭向阳和他的工作队驻进而吉村后,发挥专业优势,解决了群众生活难题,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增加集体收入。在他们身后,还有众多供电人的关注和付出。

  “原来部分线路老化,电压不稳定,容易断电,电磁炉也不敢多用。”谈到原来的不便,许玉生感慨良多。

  为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该公司投资61.25万元,对而吉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更换了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配套低压综合配电箱2台,新建及改造0.4千伏线路3.12公里。线路得到了优化,用户大功率电器得以普及,原来的裸导线全部更换为绝缘线,提升了用电安全。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2014年,而吉村率先擎起光伏扶贫大旗,建起了一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该电站容量100千瓦;2018年,而吉村实施了3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并于2018年10月并网。截至目前,两座电站共发电974918千瓦时,为集体增收83.8万余元。

  2019年国家扶贫日,在国网临汾供电公司领导和职工的支持下,而吉村“爱心超市”挂牌运营。超市3500余件爱心物品,全部由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干部职工爱心募捐而来。“爱心超市”制订了详细的管理办法,群众可通过热心公益、爱护环境、乐于助人、带头创业、自力更生等形式获得相应积分,再通过积分从超市获取等分值物品。“爱心超市”以此鼓励群众睦邻友好、创业增收,形成良好的乡村文明新风尚,并激发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郭向阳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不断丰富而吉村群众的精神食粮,通过向公司员工发出爱心倡议,共募捐到爱心书籍20000余册,并购置了书架,成立了而吉村农民书屋,提供了农业生产种植、农业管理、果木管护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扶贫工作依然在路上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不管困难多大,我们必须按照要求,无条件完成,确保该项工作决战决胜。”谈到下一步计划时郭向阳说,“虽然我们村已经全部脱贫,但巩固提升工作依然非常重要,我们的扶贫工作还在路上。”

  产业是而吉村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如今光伏发电、核桃、苹果已经让群众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好处。但是,郭向阳和他的队员们一刻也不敢松懈,通过入户了解,不断发现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确保群众稳步增收。

  2018年,郭向阳和他的队员们发现群众小米销售困难后,帮助37户贫困户104人出售小米7000公斤,销售货款56000元。2019年,收购贫困户核桃1250公斤,销售货款19000元。

  核桃产业做大了,核桃脱皮、晾晒是个大麻烦,脱皮不及时不仅品相不好,而且容易造成腐烂;玉米收获后,一些村民会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玉米秸秆,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发生火灾。

  “针对以上问题,今年我们已申请资金15万元,计划购买一台核桃脱皮烘干一体机和一台玉米秸秆回收机,一方面解决核桃脱皮烘干难题,另一方面群众还可以通过售卖玉米秸秆获得相应收入。”郭向阳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突出党建引领,狠抓产业保障,培植文明新风,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努力建设更加健康和谐的农村文明新风貌。”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