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您好!请出示核酸检测回执单。”
“我忘带了。”
“那我先给您做个登记,您的身份证号和电话号是多少?”
“姑娘,我记不住!”……
2月1日9时许,河北省辛集市清河湾社区年逾70岁的韩青改想去菜市场买菜,当她步履蹒跚地走到小区门口时,被疫情防疫点的志愿者冯宇曦拦住了,之后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冯宇曦是山西师范大学物信学院大二的学生,家住河北省辛集市清河湾社区。1月2日,回到家乡的她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小区疫情防疫点的志愿者。
去年就在家乡参加过抗疫志愿服务的冯宇曦,这次从容了许多。当即就搀扶起行走不便的韩青改,一起回家取核酸检测回执单。一路上,她嘘寒问暖,了解到韩青改刚搬到这里,儿女不在身边,平时一个人住,记性不好,出门时常忘带东西。冯宇曦帮她登记好信息后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告诉她有事随时联系。
作为一名志愿者,早出晚归,帮居民买东西、临时看孩子是常遇到的事。对此,冯宇曦总是不急不躁、耐心服务。说起这些天的感受,冯宇曦用“感动”二字来概括。
位于河北省辛集市体育场居委会的东城小区没有核酸检测点,设立疫情防控点的前一天,小区居民积极行动起来。张阿姨腾出自己的车库,李大爷主动打扫,王姐送来了自家的椅子……上岗首日,冯宇曦便在这间临时且温暖的核酸检测点里开始了志愿服务。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该小区住户的身份信息录入工作,“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涉及不同的人和程序,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姜傲看着冯宇曦一个人忙不过来,便主动帮忙,他俩分工操作,仅6个小时便完成了340余人的录入工作,提前完成了任务。
因为工作认真细致,两天后冯宇曦被抽调到清河湾小区开展志愿服务。因为这次任务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冯宇曦等人连夜进行了相关培训,连晚饭都没顾上吃。
“请大家自觉排队采样。”“别着急,请耐心等待一下。”……第二天一大早,冯宇曦手里忙着采样的同时,还要维持现场秩序。采样时,工作人员怕遇到小朋友,而冯宇曦则最会做孩子们的工作。2岁的幼儿雪儿不肯张嘴,她就笑眯眯地对雪儿说:“阿姨手里有糖,你张嘴就能吃到啦!”轮到6岁的小宝,他紧紧抓住妈妈的衣角不敢上前。她就鼓励孩子说:“不要害怕,你是大哥哥,要给后面的弟弟妹妹作榜样!”
大部分居民采样结束后,医护人员、志愿者、物业工作者组成的小分队开始上门给一些不方便的居民采样。大家楼上楼下跑了几十趟,没有一个人有怨言。采样中,辛集市第一医院护士王琼沉稳冷静、耐心工作,还不时指导志愿者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式。每次工作结束,都会给冯宇曦全身消毒,这一切都令她感动不已。
冯宇曦在日记中写道:“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成长,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责任和担当,为国家、社会尽一分力。志愿服务让我坚信,抗疫是一件需要全民参与的事情,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就能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