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十九道湾 最美不过乾坤湾
杜继锁 摄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风光千姿百态,各有千秋,然而在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美不过永和乾坤湾。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自北而南形成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嘴湾七个大湾,是为黄河乾坤湾。
黄河乾坤湾位于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是个巨大的标准“S”形河湾景观,峻山凛冽中黄河迂回,河水环抱下峰岛隽美,站在岸边山崖俯瞰,气势恢宏又不乏钟灵毓秀,酷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阴阳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更是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
身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咖位”担当,乾坤湾集大自然的五行造化和伟力神功于一体。在这里,黄河一改穿峡裂岸的咆哮,在群山的怀抱中静静流淌,展现了母亲河最为温婉多情、宁静从容、大气和谐的姿容。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山与水、天与地,动与静、曲与直,雄壮与柔美、粗犷与细腻交相辉映的大气和谐之美。在这里,您可以用大视野,登高远眺,看天空高远清澈,云霞变幻无常;看黄河蜿蜒回旋,白雾似有还无;看群山连绵不绝。在这里,黄河从容大度,静静流淌,积蓄着千里东归的意志和力量。在这里,您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豪迈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大度,这就是天地精神、乾坤精神。它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黄河日夜奔流、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永和”这个美好的县名,也正蕴含着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理念。
时至今日,伏羲创立阴阳八卦时的四个标志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乾坤湾周边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地域地名。伏羲当年发明并应用的绳纹陶、网纹陶,在这里都能够找到遗痕。更为神奇的是,几百年前的永和古县志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乾坤湾畔的“伏羲村”这个地名。
在永和段的黄河,保存了最完整的黄河风情。乾坤湾畔,到处分布着古老的村落,土窑洞、石窑洞、石碾、石磨等随处可见。乾坤湾以其罕见的地形地貌、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永和是黄河文化的档案馆,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叠,沟道纵横交错,呈千沟万壑之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梁峁残垣沟壑区。乾坤湾畔,到处分布着古老的村落,土窑洞、石窑洞、石碾、石磨等随处可见。乾坤湾畔的千年古渡口永和关,依照“五行”相生原理而建,被誉为“黄河文化第一村”。
到乾坤湾游玩自驾游是最佳选择。深秋时节,枣红了,漫山的红枣像红灯笼一样映入眼帘,于是停下车来,随意品尝。
永和乾坤湾位于秦晋大峡谷中,就像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一样,无任何修饰,毫不做作,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自然文化遗产景观,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缩影。与壶口瀑布的洪波急湍、惊涛拍岸相比,乾坤湾温文尔雅,谦和有度,给人心胸豁达、海纳百川之感。
是什么力量让人们对乾坤湾如此痴迷?事实上,山河相抱、阴阳合一的奇景,正是一个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典范。什么功名利禄、荣辱得失,全都在这里随风而逝、抛之脑后。和谐,已然成为乾坤湾永恒的主题。同时,它更是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力量。(张步军 刘英平)
打卡新地标 永和新名片
——写在“0km”文化驿站建成开放之际
鸟瞰“0km”文化驿站
这条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百折千回万里奔腾,赓续着炎黄子孙隽永绵长的文明根脉;
源远流长万种风情,抒写着华夏民族璀璨豪迈的辉煌历程。
这条河就是黄河,5464公里的长河。
以纵横沃野、席卷万里之势,挟破风巨浪自青海高原恣肆淌流,一路长风高浪飞洒,蜿蜒逶迤于山脉与盆地,奔涌咆哮于平原和丘陵……
三年前的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明确将重点打造以“黄河、长城、太行”为支撑的三大旅游板块。其中黄河板块要挖掘黄河的博大内涵,凝练黄河风情、民族精神主题,构建母亲黄河、龙腾黄河、多彩黄河、生态黄河的旅游精品线路。
想不想以亲近母亲河的名义,近距离感受触碰这条大河的独有魅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么这一个“新鲜出炉”的黄河主题游打卡新地标,绝对是不容错过。
它即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下简称“0km”文化驿站)。“0km”文化驿站位于永和县阁底乡,紧邻黄河乾坤湾必经之路,是一处匠心独具的黄河旅游板块标志性主题文化公园。
“0km”文化驿站项目用地12亩,建筑面积1500㎡,总投资约2000万元。项目体现道法自然,坚持现代设计与周边传统文化相融合,以黄河乾坤湾为原型提炼出“蛇曲”艺术形态,将黄河冲刷峭壁岩层形成的曲折之势作为造型元素,整体呈现出大型“立体沙盘”的空间感。项目以“0km”标志景观石为中心,黄河文化体验馆、“黄河之子”主题雕塑、红军东征主题浮雕、黄河文化步道、观景台、数字摄影互动平台、停车场、房车营地等各功能区块自然流畅串联其中,使游客尽享黄河文化之魅力。
除却那块坐标辨识度极高、视觉冲击力超强的“0km”景观巨石,在文化驿站的黄河特色建筑群当中,集结各种高科技元素、有数字影像作为技术“加持”的黄河文化体验馆也一定可以带给你非同凡响的视听震撼。
黄河文化体验馆的主要展陈内容为盛水(黄河水)景观石与《黄河长卷》。53米长的《黄河长卷》主题为“黄河之水天上来”,主要展示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发源到流入渤海的景象,特别是运用数字影像技术重点展示黄河流经山西段所产生的西口古渡、碛口古镇、乾坤湾、壶口瀑布、鹳雀楼5个自然和人文景观。
目前,总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0km”文化驿站主体已顺利封顶。9月21日上午,在全世界翘首以盼的热切目光中,“0km”文化驿站将作为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压轴”巨献——“大河之声”的核心板块之一揭开其神秘面纱,粉墨登场酷炫亮相。
一直以来,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是省委省政府推出的转型发展重大举措,而三个“一号公路”建设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通过设置“0km”文化驿站,可谓是“一号旅游公路”的画龙点睛之笔,将文化元素载体、看点亮点撷英、形象展示窗口、旅游体验升级等驿站功能一站式囊括包罗。
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0km”文化驿站的定位就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黄河旅游品牌的主题文化公园,落成后这里必将成为山西新的旅游打卡地及活动地标。随后还将融入房车营地、直升机低空旅游等更多元的文旅新兴业态。
“0km”文化驿站开放在即,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也距离全线贯通的目标越来越近。该工程起点位于南庄乡接石楼黄河一号公路,止于交口乡与大宁黄河一号公路相接,主、支线全长147.344公里,项目总投资149297万元。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建成通车后,从县城前往主要旅游景区的车程用时将大幅缩短。
此外,旅游公路可以实现永和七个S形大弯以及红军东征纪念馆、地质博物馆、楼山、望海市等核心景点的无缝接驳串联(距离最远的景区只需1小时车程,相邻景点平均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形成城景通、景景通,将全县旅游景区景点连为一体。同时,旅游公路还一举贯通了沿线四个乡镇的181个村,将极大地带动和拉动永和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周边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可以想见,旅游公路的“触角”所及之处,巩固提升全县脱贫攻坚的成效也将同步显现。
近年来,永和县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为引领,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为支撑,一手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文旅融合发展,交通和文旅事业对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作用持续加强。2017年10月率先开工建设沿黄旅游公路,还依托黄河岸边独特的黄土地形地貌、人文风情、名胜古迹,整合沿线和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独具黄河风情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长廊,“旅游+文化扶贫”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指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落地永和,对永和县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假以时日,“0km”文化驿站必将成为全国游客体验黄河文化的大客厅,成为永和乃至临汾、山西的地标性建筑,成为黄河岸畔又一张靓丽名片。同时,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不但会有效解决群众出行、农特产品销售运输难题,也会把沿黄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有利于打通发展路径、打开发展空间,使永和县对外开放的通道更加畅通。
记者 王小庚
图片除署名外由冯彦海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