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曾经,奔腾不息的黄河见证着历史的兴衰,记录着千万英雄豪杰的故事,倾倒过无数文人墨客,我们从黄河文明中汲取着营养,黄河之水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繁盛之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今,黄河岸畔的儿女们赋予黄河文明新的内涵。9月18日-21日,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乡宁县云丘山景区举行。在这一场热烈节俭、高水平高质量的盛会上,海内外嘉宾相聚黄河之滨,共话大河文明,共商合作大计。
本届论坛以“河·和·合”为主题,深入挖掘了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由“大河之梦”“大河之魂”“大河之韵”“大河之声”和“大河之美”五个篇章组成,融资源展示、旅游推介、学术讨论、文化交流、艺术表演为一体,举办了多层级、多形式、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对山西省、临汾市文旅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与推介,打响了“黄河之魂在山西”品牌,搭建了世界大河流域沟通合作桥梁,促进了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黄河有韵 黄河有魂
大河文明是什么?大河论坛为何选址临汾?黄河之魂的内涵应该如何解读?为什么说“黄河之魂看临汾”?……
这些问题在此次大河论坛上被一一解答。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介绍:“人类文明一般都是依托大河而发育、借助大河而扩展的,她是农业基础、文明基础、扩张基础。后世的变化,基本上也都是沿河的发展。这就形成了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大河文明现象。”
两年前,首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我市成功举办,形成了一批大河文明旅游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展现了黄河文化独特魅力,提升了黄河文化的知名度。
两年后,2020年9月19日下午,云丘山景区成为了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大河文明蓬勃发展播下希望之种。
“云丘山的自然景观雄、秀、险、奇兼具,堪称天下之美。景区传承的唐朝遗留下来的中和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尔坡古村落保存着山村的活态优秀传统文化,康家坪古村是融古代与现代为一体的最佳民俗。在此举办大河论坛,具有窥斑知豹的优选效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乔忠延说,“大河论坛在临汾举办,深得要领,直抵要义。这是临汾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看临汾的最好机遇。”
9月20日,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在乡宁县云丘山景区开幕。
“大河有魂,这个魂是哺育、是力量、是包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动情地说,“包容和开放是一体两面的话题,包容之后是开放,山西不仅仅收罗了各路儿女,而且在600年前把自己的儿女送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这就有了今天我们所说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特别喜欢临汾的旅游口号——‘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确实,对于中国人来说,来到黄河就是‘回家’;对于全人类来说,回到大河也是‘回家’。”
和谐共生 和衷共济
在壶口瀑布唱一曲《黄河大合唱》、骑一次黄河毛驴,到洪洞大槐树喝一碗“还乡茶”、抄一份姓氏家训,游尧庙敲一次“中华帝尧钟”,去云丘山景区住一晚窑洞民宿、探秘万年冰洞,驻足乾坤湾陪爱人看一次黄河日落、在许愿崖喊出自己的人生愿望,住丁村品一次丁村家宴……
临汾有10万年前丁村人的原始足迹,有5000年前最早中国陶寺遗址的文明曙光,有2600年前晋国霸业的辉煌印记,有600年前明代大槐树移民后裔的梦绕魂牵。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传承挖掘黄河文化,临汾有着天然优势,弘扬发展黄河文明,临汾责无旁贷。
“这里的冰洞群景观是独一无二、难得一见的,她是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自然的美难以超越,一定要实地来感受。”西安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国际文化交流部部长种吕霞止不住赞叹,“除此之外,云丘山保留了传统的民俗风情,在这里既能领略到自然风景,又能感受到人文魅力。”在云丘山,种吕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我市紧扣“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寻根·铸魂·悦生活”“回家”服务品牌创建,大力宣传临汾的旅游景点、文创产品、差异化旅游奖励政策,不断提升临汾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对这条母亲河,我们一定要郑重地对待,一定要对得起这条母亲河,倡导人与黄河的和谐,黄河就会永远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已是古稀之年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说,“黄河之水流进海洋,连通世界;黄河文明、中华文明也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基础,只有携起手来才能共同迎接灿烂的明天!”
文旅融合 共商合作
本次大河论坛举行了汇水、汇沙仪式。在海内外嘉宾的见证下,来自世界知名大河的河水、河沙分别汇聚在一起,象征着不同的大河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论坛发布了《大河文明旅游论坛·黄河共识》,沿黄九省区共同发布了《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临汾宣言》。
论坛举办期间,沿黄九省区参加了黄河文化旅游推介会,深入开展项目对接。以论坛为契机,我省举办了《黄河》舞蹈史诗演出、黄河书画作品联展、“黄河·寻根之旅”精品线路考察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及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盛会,是有远见、有格局的一场盛会。”大关天环线旅游联盟常务副会长刘铜瑞从事旅游行业20余年,对此次论坛有着独特的感受,“本次大河论坛中我感受到了临汾市委市政府发展黄河流域旅游业的决心和魄力,以及进行文旅融合的坚定信念,这条路道阻且艰,但临汾为沿黄九省区合作发展沿黄旅游业创造了契机。”
无独有偶,北京岿瑞影业文化有限公司执行副总史文婷对本次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同样有着很高的评价,“这次论坛就像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把沿黄九省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创造了一个共生共赢、合作发展的新机遇,黄河流域高质量旅游品牌的打造指日可待。”
正如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士祥所言:“黄河就像一根红线,流经了九省区就像红线穿珠,每一个地方都有精彩的文化。”大河论坛呼吁沿黄九省区共抓大保护、共谋大发展、深化大合作,分享大河流域管理、开发、保护、利用等经验做法,加强沿黄省区协作配合,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共治、能源合作、产业协同等探索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同将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打造成为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现大河文明独特魅力的窗口,促进大河流域文化、旅游、科技、教育、贸易等广泛合作。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看,临汾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扬帆起航……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