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吉县抢抓全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机遇期,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补齐工业短板,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通过创优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便利贴心高效服务等举措,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进一步激发经济转型发展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临汾新闻网讯 深秋时节,行走在吉县各个乡镇,青山披红装,处处飘果香,蓝天、白云掩映下的金秋黄和丰收红交织在一起,勾勒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画卷。位于屯里镇太度村的吉县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内,施工现场如火如荼,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今年以来,借助全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东风,吉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把工业短板作为追赶超越的跳板,通过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品牌引领,将产业集聚区打造为推动吉县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和主战场。
大手笔谋划
开辟经济转型新高地
园区强则吉县强,园区兴则吉县兴。吉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清楚意识到,“黄色壶口、红色苹果、绿色生态”三色品牌只是吉县的发展之基,只有补齐工业短板才能为吉县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县委书记崔绍民指出,要实现吉县经济的弯道超车和变道领跑,产业集聚区建设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
为此,吉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的切实举措,按照“多元发展、延伸链条,综合利用、提升效益”的原则进行规划,最终形成以发展煤层气、风能、光能、生物质能为主体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园,以人祖山寻根、蔡家川度假、乡村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康养体验园,以果蔬深加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一区三园”宏伟蓝图。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吉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服务中心,设立了产业集聚区办公室,制定了《吉县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聘请专家编制了《吉县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吉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赵长家介绍,“产业集聚区选址屯里镇,这里毗邻在建的隰吉高速,水源充沛、生态良好,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
在项目规划上,吉县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山西吉美”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旨在通过公共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落地企业的竞争力,助力企业抱团发展。
家政式服务
营造亲商安商好环境
在吉县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内,机声隆隆、车辆穿梭,山西吉美本草生物医药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主要生产CoenzymeQ10胶囊(片剂)、Oateo强力骨胶原胶囊、Deplin抗抑郁冲剂、Medali营养冲剂、灵芝孢子粉复方冲剂、Webber韦伯(叶黄素)、西洋参、党参、丹参制剂以及玫瑰花药茶等系列产品。项目生产用地356.5亩,预计总投资25亿元,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5000个,年销售预计超过20亿元,年利税可达2亿元。该项目的落地,填补了山西本草生物医药的空白,也为吉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项目从洽谈对接到最终落地,仅用了2个月时间。县长赵松强介绍,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协调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快速办理各项手续,力促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入驻。
人常说,择邻而居,睦邻而处。将产业集聚区核心区设在屯里镇太度村,也是吉县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评估和考量的。太度村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曾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文明村”。核心区落户吉县知名的“明星村”,就是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文明、和谐、良好的发展环境。
“规划建设前期,我们用3天时间完成了370亩土地征收任务,确保了企业按时入驻和顺利开工。”太度村村委会主任支永亮自豪地说,“目前核心区已有山西吉美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吉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美本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吉美御坊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吉美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落户。”
“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这是我们企业最终决定在吉县落地的重要原因。”山西吉美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吉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部项目经理张爱东说,“吉县县委、县政府给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承诺事项一一兑现,并且想方设法为我们解决项目落地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一定会吸引更多企业家来吉县投资创业!”
为了创优发展环境,吉县县委、县政府着力在“硬件”“软件”上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做细各项工作。
“硬件”上,不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核心区内建成了长270米、宽10米的吉美大道;吉美康1号大桥基本建设完成,2号大桥正在抓紧施工;投资5亿元的窑渠500千伏输变电站已投入运营;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水塔、7个小型蓄水坝,保障用水安全;包括污水治理、电、气、网、暖、电视信号在内的“九通一平”和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软件”上,通过“三靠”“六最”“五破”等措施,打造最优软环境,让客商吃下“定心丸”。靠诚心、靠服务、靠环境赢得客商,打造“六最”营商环境。通过破除坐等客商上门的陈规俗念,破除设卡设限等进入壁垒,破除吃拿卡要的违规行为,破除对县委、县政府的“指令”依赖,破除传统路径的思维束缚,明确了公职人员的行事边界,督促和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政府部门还制定和实行领导包联、定期调度、跟踪服务、督查督办、考核激励等制度,采取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解难题、破瓶颈,打通“中梗阻”。实行“四个一”承诺制,即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吉县人大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决议》和《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
“我们就是要通过‘家政式’管理、‘保姆式’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贴心高效的服务,让更多企业安心、放心在吉县落地生根!”吉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部部长芮振民说。
反哺式用工
点燃乡村振兴新希望
在山西吉美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到处悬挂着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吊车、运输车、铲车等来来往往,秩序井然。职工宿舍楼、职工餐厅、综合办公楼、标准化厂房等正在建设当中……
“我是泥瓦工,在这儿干了3个多月了,每天工资200元,离家近,骑电动车几分钟就能到!”今年55岁的村民牛换世一边干活,一边与记者攀谈起来,“企业运营后,孩子毕业想回来工作也方便……”
牛换世是太度村人,今年3月底,经过核查、登记,他家的5.25亩地被列入产业集聚区征地范围,“赔偿标准是公开的,大家都一样,我们很满意!”跟牛换世一样,在家门口解决了务工问题的还有周边的许多村民,谈起未来,他们无限憧憬!
“产业集聚区的落地,给这里带来了生机。”芮振民感慨地说,“集聚区开工后,原来一些挂出‘转让’牌子的饭店又重新开始营业,并且生意兴隆。附近村里还新开了多家饭店和超市,人多了,乡村也红火了。企业正式运营后,一定会带动更多周边群众及高层次人才回乡就业,为吉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无限活力。”
不久前,吉县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等部门还组织50余名高校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在集聚区召开了吉县籍高校人才观摩会,就企业投产后的人才招聘、就业待遇等问题进行座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目前,该产业集聚区已入驻8家企业9个项目,预计总投资35.74亿元。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催生一个功能齐全、服务优质、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特色小镇。
吉县,正在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从“工业贫瘠地”向“产业新高地”的美丽蝶变!
记者 姜秀丽 郑晓军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