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项目建设纪实

2020-11-17 08:43: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与既有的彩虹桥东端完美接驳,并无丝毫“违和”;

  这是两座桥之间的亲密“握手”,更是串联河西新城与主城区道路循环的关键支撑;

  而今,置身市区鼓楼西大街与中大街的十字路口,仰望眼前这个架设在11座桥墩之上的“空中走廊”,感受到的是一种宏大雄健的视觉震撼。

  经过广大建设者历时8个月的紧张施工昼夜奋战,11月16日8时30分,在全市人民共同注视下,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正式通车。

  改造升级 势在必行

  从施工单位进场到桥梁全线贯通,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久违了的鼓楼西大街惊艳“蜕变”,从中大街上空腾跃而起,与远端的彩虹桥完成空中“合龙”,真正实现鼓楼西大街(鼓楼至市人民医院段)全段上跨红绿灯,成为市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

  事实上,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项目,从它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跻身市区“20+3”重点城建项目那一刻起,以其无可比拟的超高“气场”,成为众多城建项目中备受瞩目的那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都会点燃舆论、引发热议。

  随着城市体量的迭代扩容和车流量的连年激增,作为连接新老城区首当其冲的一条城市主干道,按双向四车道建造的鼓楼西大街早已是不堪重负勉为其难。无论周末节假日,或是早中晚高峰,鼓楼西大街进出城方向的严重拥堵时有发生,动辄从彩虹桥上一路堵到朝殿南路,令过往车主叫苦不迭。特别是中大街南段虽已建成通车,但与鼓楼西大街的十字路口却迟迟无法打通……

  种种迹象表明,原有的鼓楼西大街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早日启动鼓楼西大街的立交快速化改造,不仅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是临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环。这一工程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多重意义。源于此,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的立交化改造被市委、市政府提上议程,列入今年市区重点城建项目计划,但这原本就是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胡玉贵坦言:“工程周边有学校、军分区、居民区、商业区等,地理位置特殊,对文明施工、防尘降噪、环保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由于历史原因,鼓楼西大街沿线建筑物密集,有大量商业、办公、居住用地;道路下方管线敷设纵横交错,“剪不断,理还乱”;同时,鼓楼西大街又是进出主城区的重要主干道,对它的改造必然会牵一发动全身,给沿线居民和途经市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不小影响。同时,为尽可能方便周边居民的通行,中大街路口长时间未进行全封闭施工。如此一来,横穿施工断面的人流车流绵亘不断,给施工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更严苛的考验还在地下。囿于鼓楼西大街修建较早、不同管线敷设错综复杂的现状,诸如燃气、热力、雨水、污水、自来水、通信等管线的交叉作业和协调施工就成为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难题。

  争分夺秒 保质保量

  从朝殿南路南口立交桥起坡处,到与彩虹桥衔接的西关小学门前,这接近一公里的行程,市住建局局长杜敏已记不清今年“用脚步丈量”了多少次。

  正因如此,杜敏对各标段的施工进度才能熟稔于心、尽在掌控。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处理突发情况,纾解施工实际难题……在他身先士卒的表率下,虽然面临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但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施工单位主动牺牲节假日跟班作业,紧扣时间节点,狠抓施工进度,积极发扬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铁军”精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昼夜施工加班加点,超前谋划科学调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争分夺秒赶工期,千方百计保质量。

  胡玉贵告诉记者,相较于其他城建项目,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地下管线纵横交错。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确保原有管网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再新建改建管线进行交叉施工,其技术难度之大、未知风险之高不言而喻。一旦遇上棘手困难,指挥部一班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召集施工、设计单位技术人员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回回方案改良、一场场论辩争鸣……一系列“狭路相逢”的技术难题,最终被逐个攻克。

  值得一提的是,开工前夕,市住建局与指挥部组成人员主动对接尧都区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妥善解决沿线两侧的拆迁问题,在短时间内为施工单位提供“放手施展大干快上”的进场环境。

  “参照以往建设经验,鼓楼西大街项目工期少说也在一年以上。为了尽可能减少封闭施工给市民带来的通勤影响,市住建局和项目建设指挥部决定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减工程时限。通过科学组织周密安排,最大限度地统筹优化施工效率,力保桥上、桥下工程建设高效开展并行不悖。我们成功将工期压缩到8个月内,可以说是继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后,我市在城建项目上书写的又一奇迹。”胡玉贵言语中透着自豪。

  上下齐心 保驾护航

  在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施工单位背后,自始至终都有来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

  2020年是我市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整体提升、快速发展的一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引领,高位谋划实施市区“20+3”重点城建项目。

  市委书记董一兵高度重视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他多次深入工地实地调研,看现场、听汇报,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详细了解项目最新进展,协调解决施工遇到的困难。董一兵反复强调,“20+3”重点城建项目,是临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拼搏,下大力气推进;项目实施单位要精心组织倒排工期,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将这一项目倾尽全力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多次主持召开项目专题会,经常前往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工程进展,现场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李云峰指出,“20+3”重点城建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要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鼓楼西大街项目建设力度,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规范施工、科学管理、加快进度,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常青多次组织召开工作专班周例会,深入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指导项目高标准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

  ……

  4月底,随着施工单位“跑步进场”,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项目进入全线封闭施工阶段;

  6月20日,71根桩基全部灌注完成;

  7月8日,11个承台全部完成浇筑;

  7月20日,11座桥墩浇筑完成;

  7月24日晚8时,历时两天一夜的不间断施工,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首段箱梁——第四联箱梁顺利浇筑完成;

  8月28日上午,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召开“大干100天、决胜11月15日誓师大会”。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在誓师大会上庄严承诺:一定要把鼓楼西大街立交桥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风雨和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

  9月28日晚10时30分,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顺利完成最后一联桥体箱梁的浇筑作业;

  11月6日,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沥青铺筑作业、绿化及附属设施安装同步启动;

  11月16日上午,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正式通车,在成为市区“20+3”重点城建项目“速度”担当的同时,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相关链接»

  市区“20+3”重点城建项目——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工程西起西关立交桥,东至朝殿南路,是连接主城区和河西新区的一条重要主干道。工程全长841米,道路红线宽42米,其中桥梁全长700米,桥面宽17米,双向4车道,桥面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桥下两侧车行道宽9米至12米,人行道宽3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包括地下管线更新改造工程、桥梁建设工程、路面铺装工程、附属配套工程四个部分。该工程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大街与鼓楼西大街十字路口立体交叉通行,对缓解交通压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