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刘玉锦:不辱使命 坚守到底

2020-03-30 09:12: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月21日下午,刘玉锦接到紧急通知,他将作为队长在第二天带领我市第一支疾控防疫队出征湖北潜江。尽管早就写了请战书,也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他的内心仍激动不已。

  53岁的刘玉锦是古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有着28年传染病防控一线的工作经验。

  出发前,同事们全员出动帮他准备防护用品,弟弟妹妹们给他购置了生活用品,妻子也默默地为身患糖尿病、高血压、肩周炎的他备足了药。

  接到通知的当天是女儿18岁的生日,因为忙于工作,刘玉锦没能陪孩子一起过生日,早就承诺的生日礼物也没能兑现。越要离别,越是愧疚。女儿拍拍他的肩膀说:“老爸,这就是你送我的大礼啊!”女儿的安慰中,充满了对他此次“逆行”的自豪。

  进驻潜江第二天,刘玉锦带领队员立即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他们主要负责疫情形势研判工作。“每天要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防控形势进行研判,而且必须在当天24时前形成报告上交指挥部,为当地有关部门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刘玉锦坦言,刚开始上手后他就发现,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超乎他的预想,“一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烧患者这四类管控人员的数量比较大,每天需要分析几百组数据;二是面对首次遇到的疫情,因为没有经验,无形中增大了难度。”

  在来到潜江的第三天,刘玉锦便向当地疾控专家提出4点完善和优化工作程序的建议:一是前期流行病学调查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条可追踪传染源的线索,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二是舆情组、流调组、检验组不能再单独作战,要互相沟通信息,要第一时间掌握确诊、排除的患者信息;三是要加强与医疗机构的配合,让他们及时订正病例;四是研判时要充分利用微信等媒介,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程序的调整当天就见了效,各组之间配合默契,流程化递进让每天的任务得以高效圆满完成。

  白天调研,晚上加班写报告,刚开始,潜江湿冷的空气让每天熬夜加班的刘玉锦有些吃不消,他在电话里笑着告诉记者:“有时候肩周炎犯了,就会分外想念家里的地暖。”如今,随着气温慢慢回升,他的身体也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

  “相比湖北群众遭受的苦难,我身体上的这点病痛算不上啥。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锋一线,贡献力量,这会是我人生中最可贵和难忘的经历!”钻研工作研判疫情在左,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在右,在这个注定不平凡的春天,无数像刘玉锦一样的疾控人不畏艰险奔赴疫情最前线,为我们架起一座从平凡通向崇高的桥。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