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是退伍军人,还是社区主任,监管确诊病人家属的工作,让我去完成!”
“我是年轻党员,急难险重面前先安排我!”
“我是干部,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连日来,乡宁县昌宁镇党员、干部的“硬核表达”筑起一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抗“疫”防火墙,使得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居住地平安无恙!
党委、支部担当“指挥员”
昌宁镇位于乡宁县城,人口集中,结构复杂,防控压力大、责任重。疫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通过六个“第一时间”抢占抗“疫”主动权。
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工作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召开紧急会议,把脉定向、调度指挥、精准施策、画图作战;第一时间防止“输入”,在乡宁西高速口等交通要道、进村入口、居民小区设立了146个检测点和劝返点,对所有进出人员核实身份、监测体温;第一时间保障后勤,购买储备并下发军大衣、温度计、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资,做好“前线”战斗保障;第一时间摸排防控,摸排到返乡人员802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70人,均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居家隔离、监管服务;第一时间建强组织,成立了两个临时党支部、18个应急党小组、22个志愿服务队,设立了10个党员先锋岗,探索建立镇、村(社区)、网格、小区四级架构,构建党建一张网,筑牢红色“防护墙”,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末梢神经;第一时间宣传引导,出动防疫宣传车两辆、悬挂宣传条幅210条、印发宣传单10000余份、下发宣传扩音器50个,营造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浓厚氛围。一个个先进典型、模范支部在防控一线竞相涌现。
党员、干部勇当“急先锋”
社区是守住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关系到防控阻击战的成败。由各社区“两委”干部、社区网格长、联络员、志愿者组成的防控工作队,被称为“红马甲”。他们进社区入家户排查、宣传、讲解、劝导、消杀……忙碌的身影定格成一副副暖心的画面。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415名党员干部在这场严峻斗争中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成为防控一线的战疫“急先锋”、群众“贴心人”。十多个昼夜,广大党员干部在值守点认真值守检测;每天两次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返乡人员,询问体温及其他体征状况;为居家隔离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各个村口、广场、公园、大街小巷,党员“好声音”“乡土”宣传语亲切走心……一个个先进“战士”的形象树了起来。
志愿者、群众甘当“勤务兵”
在地毯式摸排中,居民当起了“引路人”;
在线索受理中,群众成了“监督员”;
在防疫知识宣传中,志愿者充当了“宣传员”……
百余名社区志愿者和普通群众在抗“疫”战场听从号召、出力捐物——他们拿出了自家的耳温枪、口罩,送来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自发劝返聚集人群。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出力,用行动和坚守践行时代使命,守护着全镇9万群众的生命健康,让党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高高飘扬。
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