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社会各界热烈欢迎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回家

2020-04-01 09:00: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这一天,你们启程返临,他们泪目相送,我们翘首以盼;这一天,告别孕育着希望、承载着憧憬,重逢充满着欢喜、诉说着期待。

  3月31日,我市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最诚挚的敬意迎接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52名队员凯旋:欢迎回家,我的英雄!

  “一个都不能少,我来接英雄回家!”临汾顺义嘉旅游客运公司驾驶员王伟参加了3次迎接任务。为了圆满完成迎接任务,王伟每次都会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昨天晚上,我就给车辆做好了预检并加满了油箱,今天凌晨5点赶到市区城北汽车站把车开到平阳大桥附近,等鲜花和水果送来装好后,赶到高速口与迎接队伍汇合。”12个小时里,王伟没有顾上吃一口饭。

  上午10点28分,车队到达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后,王伟一趟趟将52束鲜花从行李舱取出,并摆放在座位上。王伟说:“能第一时间目睹勇士风采,我感到特别荣幸、特别高兴!”

  去时风雪压境,归时樱花曼舞。一双双渴盼的眼神、一张张期许的面庞、一个个伫立的身影,诉说着牵挂与思念。

  “妈妈,我想你了,欢迎回家!”下午3点,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长刘健的儿子段昊言早早就等候在高速公路临汾收费站出口处,“妈妈走的时候,我悄悄哭了。今天,是她平安凯旋的日子,我一定要让妈妈看到我的笑容。”

  “43天没见妈妈,我想她肯定瘦了。”13岁的段昊言手里紧紧握着欢迎妈妈回家的海报,“妈妈说,她去跟病毒打仗,等到春暖花开,她就会回来……”对他来说,妈妈是他的骄傲,更是他的英雄。

  “眼看着队员一批接一批回来,我们都盼着她呢!”下午3点30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杨江亭的姨夫韩志勇早早在市区鼓楼南大街等待着她的归来,他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从知道她要回来到等到这一天,感觉时间都变慢了。”

  “自她到武汉的那天起,手机就成了我们全家人的‘定心丸’,每天一定要看到她平安的消息,心里才踏实。”韩志勇打开手机,微信置顶的是一个名叫“临汾一家人”的家属群。“我们眼巴巴盼着孩子回来,她是个好孩子,太勇敢了,我们一家人都为她骄傲。”

  在街头巷尾,在公园广场,有人的地方就有关于“英雄”的话题。“下高速了没?”“什么时候回来?”“到哪儿了?”……市民也许不知道车上每一个人的姓名,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守一方平安、护一方人民的坚毅、勇敢、无畏。

  “欢迎英雄回家!”下午4点28分,在市区鼓楼南大街与贡院西路的交叉口,8岁的张楚曼清脆的声音回荡在人群中,看着车队渐行渐远,她冲着车队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她还太小,对英雄的概念很模糊,但是她知道他们是了不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张楚曼的外婆王秀英说,“我每天都会跟她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平安,所以得知他们今天凯旋,孩子主动要求来迎接英雄回家。”

  下午4点40分,当载着医护人员的大巴到达定点酒店门口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欢呼声。“爸爸,我看见妈妈了!”11岁的李卓蓬激动地向大巴上的丁娇使劲挥手,丁娇是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与妈妈分别的43天对他来说特别漫长,“我想对妈妈说,你在同病毒战斗的时候我在家都乖乖地上课写作业了。”丁娇的爱人,同为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李栋告诉记者,受丁娇这次逆行之举影响,孩子变得懂事了许多,开始主动做家务了。

  “三·八”妇女节当天是丁娇的生日,“我想亲手给妈妈做一个生日蛋糕,我要给她补过生日。”李卓蓬买了做蛋糕的工具,按照网上的视频学习制作蛋糕,尝试了3次后终于成功了。“我想对妈妈说,虽然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却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爱你!”李卓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14天之后的全家团圆时刻。

  两个多月前,市卫健委医政科主任王向阳把这群“白衣战士”“白衣天使”送到前线,如今,他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回家,在他眼里,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咱把医务工作者送到前线去,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每天,王向阳都会通过医护人员发来的工作日志了解前方的信息。“读日志的感觉,就像在和大家面对面说话,他们平安回来,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被安顿好后,仍等在酒店门口的人群久久不肯散去,他们用一捧捧鲜花、一盒盒美食寄托着相思与祝福。至此,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的91名医护人员和2名防疫队员全部平安回家!

  专题报道组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