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我市严把高速卡口出入关,管控措施再升级。
2月25日,在临汾高速土门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测点,尧都区交通、交警、卫健等部门执勤人员加大了对来临返临车辆、人员的排查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决筑牢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请把手臂伸出来,接受体温检测。”“您是从省外来的,请登记详细信息……”这里是我市人员流动的重要关口之一,自春节后复工复产以来,来临返临车流量迅速增加至每天2000辆左右,这就意味着同样的问询、同样的动作,执勤人员要不间断地重复数千次。
为了缓解卡口通行压力,执勤人员加快了检查速度。在现场,记者看到每当有车辆驶出,交警立即上前拦截车辆、查码验证,两名医护人员紧随其后,对车内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在排查一辆“鲁C”牌照的小轿车时,驾驶员说自己虽是山东人,但常年在临汾工作,近期也未去过省外。执勤人员查看他的行程码,经体温检测无异常后执勤人员予以放行。
紧接着,执勤人员对一辆“晋L”车牌的车辆进行检查时,发现驾驶员是从省外低风险地区返回临汾的,于是要求对方出示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前往一旁的检测台如实登记相关信息。执勤交警说:“不管是外地还是本地车牌,我们都会严格排查,决不漏一车、一人。”
午后,来临返临车辆只增不减,执勤人员一直在忙碌,连续几个小时顾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始终全情投入、尽职履责。当一辆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大货车驾驶员无法提供48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时,医务人员当即引导他来到检测点接受核酸采样。
与此同时,尧都区交通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执勤人员为这名驾驶员作了信息登记。该执勤人员说:“除了要登记个人信息及车牌号、联系电话,还要详细写清来源地、近期到过哪些城市、目的地及来临事由,按照要求地址须具体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
“近期,我们进一步强化了高速卡口的管控措施,严格查验外省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行程码,未能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的要在“第一落点”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对行程码带星号的人员要做好信息登记,第一时间推送属地防控办纳入社区管控。一旦发现重点地区来临返临人员,立即转交卫健部门进行‘点对点’闭环转运,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尧都区交通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齐庆党表示,“高速卡口作为城市第一道防线,我们坚决站好第一班岗,保证‘不漏一车、一人’,以实际行动守好‘临汾大门’。”
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临汾高速土门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测点实行24小时3班制不间断排查。不论狂风暴雨,还是大雪纷飞,执勤人员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前沿,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着临汾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