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支援忻州核酸检测应急队工作纪实

2022-03-08 09:09: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3月4日12时30分,忻州市忻府区核酸检测基地,经过又一个连续24小时的鏖战,我市支援忻州核酸检测应急队队员们,完成了第四轮7522管核酸检测实验。至此,他们已经累计完成了26991管核酸样本的检验。

  从2月26日凌晨首批核酸检测标本送抵基地的那一刻起,35名队员就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从标本接收核对、外包装消毒、核酸提取到基因扩增,再到最终结果发布,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倾注着他们的专注与汗水。

  面对疫情,他们勇毅笃定,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临汾大爱守护同胞。

连续奋战抗疫情

  2月24日晚,接省疫情防控领导组办公室通知,市卫健委迅速行动,用最短的时间从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抽调35名骨干人员,组建核酸检测支援队伍,由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郭海艳领队,于25日上午驰援忻州。

  25日16时30分,35名队员一到达忻州市忻府区,便迅速开始工作。

  2月26日0点10分,随着第一批标本抵达,标本接收组市人民医院的翟元梁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柴霞开始接收标本。核对送检信息,完善相关报表,联系各送样单位……

  接受标本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接收的速度直接跟后续工作挂钩。有时一批标本还未做完,下一批标本已经送到,为了尽早出结果,三组队员轮番上阵,接力作战。队员们克服天气寒冷,网络不稳的不利条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两组核酸检测队的检测员们“全副武装”,一丝不苟,在“负压”的状态下,捕捉核酸标本中的蛛丝马迹。

  市第三人民医院狄晋豫、周俊莉在生物安全柜前一坐,连续拧开上千个盖子,戳上千个枪头吸取上千个标本,然后再打掉上千个枪头,拧上上千个盖子……多少份标本就配多少份试剂,用多少份EP试管,一干就是几千份的工作量。这些步骤都是全手工,他们需要全程全神贯注进行。直到27日3时40分,这场连续奋战23小时的“战斗”首轮告捷。

  经过一夜的休整,队员们又满血复活,于2月27日15时30分,投入第二轮工作中,并以19个小时6668管的成绩,超额完成任务。短暂休息之后,郭海艳突然接到增加标本的通知。为了给队员多留一些休息的时间,郭海艳在做好协调的同时,只身进入标本接收间,开始接收标本,1166管,对她而言注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

层层把关保精准

  “滴、滴、滴”随着一声又一声,一份份标本信息经我市人民医院接收组成晓迪的手录入系统。要在海量标本里排除空管,不能张冠李戴、有黑户。登记完信息,进行排版,版号编辑,核对数据,无论实验室几点完成检测任务,她必须保证第一时间把所有数据准确无误上传。

  试剂准备、仪器状态检查、标本信息核对、标本前处理、核酸提取、上机扩增、分析结果……从核酸采样到出具检测结果,实验过程步骤很多,存在太多潜在的干扰因素。市第三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组组长李国强24小时不停歇,步步筛查、层层把关。

  “每一步都要格外严谨,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结果。”李国强要求所有队员操作快、稳、准的同时,还要绝对谨慎谨慎又谨慎!六名队员六个小时一次倒班,而李国强一守就是十几个小时。

  方舱实验室可实现人流、物流、标本独立运行,利用单向连接窗进行规范操作,配备新风空调系统、高效过滤排风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舱内实时监控系统和集成中控系统等,我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组组长史春亮要确保每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实验室内部和周边环境的生物安全,最大可能杜绝交叉感染发生。

  为了确保完全零污染、零失误,史春亮在质控、消杀与医疗废物处置的每一步程序都做到百分百严密。每一次检测时,还需要加入相应的各种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质控、生理盐水对照,监测实验全过程质量,确保结果可靠、准确。

  每四个小时,像往常一样在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后,市人民医院检测组的成颖用调试好的酒精,对实验室进行消杀,一次消杀需要一个多小时。

党旗飘扬在一线

  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2月27日,经临汾市卫健委批复,支援忻州核酸检测应急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郭海艳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团队全身心扑在工作中,分秒必争,有条不紊,全面落实各项保障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分区规划、物资整理、仪器设备……郭海艳像上了弦的发条,铆足了劲向前冲,每天从开始接收标本到完成数据上传,她急促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基地。

  “院感的目标,是维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关键是管好人。”郭海燕将感控工作作为红线和底线,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事不过夜,优化流程,确保这个系统一直处于警戒状态。

  跟随35名队员一起到达忻州的还有两台方舱实验室,经过长途颠簸,到达忻州后,在预实验中,其中一台方舱实验室的新风系统出现故障,外围的联络员、我市第三人民医院看守所分院主任王炜积极进行协调,快速处置排障,此次支援忻州,方舱落地、通电通网、水电保障、安装维修……王炜24小时待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2年的春天,乍暖还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我市支援忻州核酸检测应急队35名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助力当地构筑起“免疫长城”。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