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第二届十大名医、神经外科主任赵志远:刀尖上的舞者

2020-12-09 10:18: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赵志远,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山西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学会临汾分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汾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

  专业特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及其他各种颅内肿瘤以及各种脊髓肿瘤手术切除。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切除,高血压脑出血包括脑干出血清除,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烟雾病、脑梗塞血管搭桥。

  临汾新闻网讯 无影灯亮起,世界就安静了。

  手术刀在手,眼睛就明亮了。

  与无影灯、手术刀为伴,赵志远的工作日常,都在“抢”生命……

  神经外科医生,这是一群被称为“在刀尖上跳舞”的人。

  大脑是人体的中枢机构,血管遍布整个脑组织,手术中一旦出现差池,人可能就醒不过来,或者出现肢体功能丧失等损伤。这意味着神经外科的手术难度大,医生压力大、责任也大。

  赵志远偏要迎难而上。2006年,市中心医院成立神经外科,他毫不犹豫申请加入,理由是:“新科室,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忙 “面对生命,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身为一名外科医生,忙碌是他工作的全部。市中心医院1号住院楼8层,是赵志远每天奔忙的地方。医院要求8点到岗,他7点多就来了。“提前来,心中有数。”每天下班没有固定时间,“总得把手头的事儿做完。”有时候忙完一天,刚把办公室门锁上,转身看见有患者过来,赵志远就又推开门走进办公室。

  14个年头,5000多个日夜,赵志远用每天的“早一点上班、晚一点下班”换来了神经外科跨越式发展。

  “2008年,北京天坛医院和我们建立了神经外科技术协作中心。2010年,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常驻三年指导帮助我们,那段时间我的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赵志远说,“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国内知名,能获得专家常驻医院指导业务的机会很难得。”所以,赵志远特别珍惜专家在医院指导的每一天,他以空杯的心态虚心求教,每次手术后都会对照着患者术前、术后的片子和专家反复讨论,然后再打开电脑反复看手术过程的影像资料。

  那段时间,赵志远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来过:“科室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患者不多,病例少病种也少,想进步谈何容易?专家来了我们就要抓住机会,每台手术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平台。”

  很快,赵志远交上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2012年成功切除一例8厘米的巨大听神经瘤,这也是迄今为止,赵志远做得时间最长的一台手术——整整20个小时。

  “那个瘤位置特殊,周围神经多、血管多,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损伤。”在狭小的头颅空间内,赵志远小心翼翼地用刀将复杂的神经、血管一一分离,成功切除患者的听神经瘤。

  “这对我们的精力和耐力都是一种考验,功夫在平常,一定要抓紧一切可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能力,走上手术台才能有底气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赵志远坦言。

  手术台就是赵志远的人生舞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每年收治患者人数由70人增长到1800人,患者病种有了质的变化,涵盖了三级甲等医院所有要求的技术项目。

  2005年开展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006年开展行动脉瘤开颅夹闭术、2008年开展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和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赵志远带领团队独立开展的20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医疗领域的多项空白。

  严 “容不得一丝一毫疏忽,必须严格!”

  身为一名科室带头人,严格是他对医学的苛求。

  “医学主要就是传承,这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赵志远再明白不过,培养一个能够独立主刀的神经外科医生谈何容易。“最少需要15年时间。神经外科医生的成就感来得迟一些,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的年轻人不多。”正因为如此,赵志远特别看重科室的年轻医生,他愿意倾尽所学帮助他们成长。

  2006年神经外科成立之时,李栋就加入了这个团队,他也是跟随赵志远时间最长的医生,谈到赵志远,他用了一个词来总结:严格。“赵主任对自己严格,所以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成为一名全才型医生。对我们也严格,批评我们毫不留情。”

  李栋很感谢赵志远的“毫不留情”:“有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领悟出来的,每次手术后,赵主任都会要求我们将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片子进行对比,带着我们反复研究,只要你有问题,他都会随时回答。而且他只说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话不多但都是精华,一下就能把你点醒。”

  2016年,李栋跟随赵志远在太原召开的晋冀脑血管疾病最新进展经验交流会上和参会专家分享了颞浅动脉搭桥术的手术过程,这让李栋倍感自豪:“我觉得市级医院能在省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情。”这也让李栋更能体会到赵志远对他严格要求背后的良苦用心:“赵主任常告诫我们,‘教训才能成为经验’,弥补不足、积累经验,才能在手术台上游刃有余。”

  翟延青眼里的赵志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能看见手术有一丁点失误,也正是因为他的严格,我们在手术过程中才会更加严谨,努力为病人创造最大的健康收益。”翟延青说,赵志远的电脑和移动硬盘中至今都存着10年前的病例。“说来也怪,赵主任做过的手术他都记得,哪个患者的瘤长在哪个位置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神经外科的医生们笑称:“赵主任保存的病例都能出好几本书啦!”

  柔 “医者既要治病更要医心”

  身为一名生命的守护者,他把自己的全部柔情都给了患者。

  这些年,赵志远的日程表总是安排得满满的,随时待命、全年无休,周六日也要到医院看患者。神经外科收治的主要是患有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重型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患者。“这些病摊到哪个家庭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病情变化快、复杂程度高,多和患者交流能让他们心里踏实点儿。”

  在神经外科,赵志远是铁血男儿,更是“柔情”战士。

  “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病情也是重要的工作。”所以,他对于来办公室询问病情的患者来者不拒。“别着急,我慢慢和你解释。”“听不懂?那我换个说法。”……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生病了难免心情不好,你多问几句,拉个家常,他心里一高兴也有利于身体恢复。”所以,他每次查房都会和患者多说几句话。“今天感觉怎么样?”“记得要吃清淡点啊。”……

  “有些特殊病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康复,这也意味着出院不是结束。”所以,他对于特殊病例坚持长期跟踪、长期回访。“最近有没有按时吃药?”“记得要按时来医院复查。”……

  和赵志远接触过的患者都有一个共识:“赵主任是最没架子的医生。”

  和赵志远共同工作的同事也有一个共识:“赵主任是最没架子的主任。”

  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一次次闯进生命禁区,一次次向复杂疑难手术发起挑战,一次次挽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架子”的赵志远却从不居功。

  “神经外科的手术要非常精细,每一根神经、血管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做手术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遇到它、解决它,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是赵志远对专业的热忱。

  “我也遇到过患者不理解的情况,但看到患者康复后一家人欢声笑语的场景,那些委屈算不了什么。”这是赵志远对生命的敬畏。

  “接下来我想带领团队提高科研能力。科研和临床两条腿走路,这样才会走得更稳更远。”这是赵志远对团队的承诺。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