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任自立在检修强电开关。
临汾新闻网讯 见到任自立,是在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的“五小”比赛现场。拿着自己的革新产品,任自立时而操作演示,时而通过PPT讲解原理,自信沉着,侃侃而谈,“这项革新能避免职工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伤害……”
今年32岁的任自立是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辛置煤矿运输二队机电运输工程师。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的特点是善于现场发现问题并着手设计改造。
谈起搞小创造、小发明的初衷,任自立的思绪回到了9年前。“记得那是2011年,在井下泵房,我看到职工身上系着保险带钻到四五米深的小井里操作阀门,小井底部全是积水和淤泥,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非常危险。当时我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这种状况?”
升井后,任自立一刻也没有耽搁,迅速开始查资料、画图纸、找物料,自己动手做模型。经过一次次试验,他设计出了一个新的装置,职工站在小井口,通过他设计的转动装置就可以控制井底的阀门,既方便操作,又符合安全规程。自此他在创新的路上再也没有停下脚步——
他设计制作了井下防水供电系统图框,解决了因潮湿环境造成图纸模糊不清、不能反映供电现场的问题;
他设计制作了手摇式主接地极吊挂装置,解决了职工检查供电系统主接地极操作不便的问题;
他设计制作了五小电器缆线穿墙套管装置,解决了五小电器缆线穿墙捆绑与分辨不清的问题;
他设计制作了架空人车车座限位滑轨杆,减少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工作10年来,任自立共完成30余项小革新、小发明。
2017年,任自立完成了煤矿压热系统改造,荣获2018年山西省直属基层系统“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优秀奖。该装置利用局扇的开启,通过风筒将散热风机吹出的热空气传输到井口,提高了井口进风温度,降低了供热成本,每年节省电费20余万元。
该矿机电科科长苏纪朋对任自立专利中的其中一项津津乐道:“井下高压一般是6000伏,最低也在1140伏,如果操作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其他煤矿曾有过惨痛的教训。”矿上原来的停电检修接地装置,体积大,重达5公斤,革新后的便携式接地装置重量不到0.5公斤,还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及防护装置,直观、安全、便携。2018年10月,任自立改造的“煤矿井下便携式接地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谈及任自立的小发明,该矿运输队队长闫晋虎也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这个矿是个老矿了,很多设备需要改进、提升,但仅凭外采还不行,根据实际需求自己发明出来的有针对性很实用,对工作也特别有帮助。他的许多发明和革新成本低、效果好,有的革新不只适用于煤矿,也适用于电力行业,功劳是真不小!”
一项项小发明小革新投入生产一线后,为煤矿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据苏纪朋回忆,任自立用废旧皮带制作的管路密封垫,每年可节省成本15万元;他设计的人车联巷风门压风蓄能风包,解决了因压风管末端风量小而导致风门无法打开的问题,节省了风门改造费用20万元……
革新发明,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任自立说,每进行一项革新,他都会先给自己提出一堆问题,能不能承受高压?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理论上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才会着手进行改造发明。
为了让工友用上安全的产品,任自立把试验期间安全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自己;为了帮煤矿节省费用,他在废旧器材上拆卸材料、线路。“与电气设备打交道,如果试验失败导致线路短路,会出现瞬间温度高达两三千度的高压电弧,危险性很大。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工友安全,为煤矿安全生产作贡献,我就想将改造发明进行到底,这是我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来源和动力!”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