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新春临近,本报记者再度出发,赶赴脱贫攻坚一线、走进企业厂矿、深入社区街巷,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记录,切实践行“四力”、讲述临汾故事,与您共同见证平阳大地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感受节日里普通人的欢喜、期盼、坚守和奉献。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敬请关注。
雪后的汾西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1月9日,记者一行踏雪走进大山深处,探访汾西县城边上一个叫府底小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小区,了解这里的居民如何过第一个“城里人”的春节。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的搬迁户们,正在小区里练习威风锣鼓,他们要用锣鼓敲出心中的喜悦,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府底小区是汾西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了4个乡镇54个自然村的6258人。这里位于汾西县城“三垣一城”扩展战略中的府底垣上,紧挨汾西汽车客运站和汾西平安大桥,周边与中学、医院等相邻。走进府底小区,警务室、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场等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崭新的楼房、清洁的取暖方式、便利的购物条件、快捷的出行方式,让居民们纷纷赞叹:“咱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走出山沟,来到城市,生活条件改善了,居民们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近日,小区发出组建威风锣鼓表演队的通知后,广大居民纷纷响应,从年过花甲的老人到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到训练队伍里,短短两天时间,参与人数就达到了100余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陆续返乡,这个阵容还在不断壮大。
当天14时50分左右,飘飘洒洒的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前来参加训练的小区居民不受丝毫影响,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锣鼓,脸上洋溢着笑容。
“汾西的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粗犷豪放,就像这一方人的性格,所以,一定要敲出咱们的气势。来,听我口令,预备,起!”锣鼓表演队指挥者和纪红简单介绍后,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从这个幸福的小区四散开来,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在外人看来,这些小区的居民,虽然并未穿上统一的演出服装,没有排出整齐的队形,也未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但他们丝毫不像一支刚刚组建的队伍。
“这才刚开始练,大家的精神头很足,但离能拉出去参加比赛还有较大的距离。”和纪红介绍,“小区居民非常热心,参加训练也很积极,不少居民以前就是敲锣鼓的好手,我们在训练开始之前,一些热心居民还会主动到台上指挥训练,我相信,在今年的汾西社火表演活动中,我们这支队伍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和纪红是汾西县有名的锣鼓艺人,他是府底小区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任红建请来的锣鼓教练之一。为了组建这支锣鼓表演队,任红建已经借了250套器材,并聘请了和纪红、李高云等有着丰富参赛经验的锣鼓高手前来授课。他计划组建一支300人的锣鼓队,代表小区参加一年一度的汾西县社火表演。
今年58岁的和纪红是团柏乡茶坊村人,自幼在家乡父老的锣鼓声里长大,在威风锣鼓的熏陶里,他勤学苦练,成了汾西闻名的锣鼓名人,曾在北京、厦门、西安等地参加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国际经贸洽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多次受邀赴太原、石家庄、曲沃、安泽等地传授威风锣鼓技艺。
在这支锣鼓队伍里,所有的队员都来自府底小区,也都是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户,参与的队员当中还有不少贫困户。今年54岁的臣双锁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住在山沟里,吃水全靠肩挑,取暖主要靠柴禾,雨雪天没法出门,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家长就开始发愁。”臣双锁介绍,“住进了新小区、新楼房,感觉生活有了奔头,放在以前想也不敢想,今年我要参加威风锣鼓表演,就是要敲出我们庄稼人心里的喜悦,感恩党的好政策。”
臣双锁原是勍香镇靳家庄村人,2019年10月,他们从穷山沟沟里搬进了府底小区,成了曾经梦想的“城里人”。小区发出组建锣鼓表演队的通知后,爱好敲锣鼓的他第一时间前去报名,并动员26岁的儿子一起参加,他们成了队伍里的“父子兵”。
“组建这支锣鼓表演队不仅能丰富居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传承威风锣鼓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而且我还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任红建介绍,“今后,我们还可以组织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外出表演,增加收入,让居民们用威风锣鼓敲出红火日子。”
记者 郑晓军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