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标准,分学段制定实施内容、实施细则,让学校从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有重点的关爱教育……”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则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及时答复,作出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细做实的指示要求。
这则建议的提出者,就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翼城县北关小学教师李慧。“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我愿意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监督推动作用。”李慧说。
让留守孩子不再孤单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李慧始终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以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先后获得省市教学能手、山西省特级教师荣誉,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引发了李慧的强烈关注。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些学生像是躲在“孤独城堡”里的孩子,他们在学校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性格内向甚至自卑,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普遍不佳,参加活动时也总是躲在角落里,生怕引起别人的关注。
在她班里,就有这样一对双胞胎,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国外打工,由于疫情原因,四年都没有回过家。这对双胞胎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只能简单地顾及孩子的吃穿问题,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更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李慧多次和孩子的父亲联系,父亲却很为难,一边要挣钱养家,一边又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每天下班也很晚,想打个电话,孩子们也已经睡了。慢慢的,时间一长,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带着这份担忧,她走进学生家中和孩子爷爷奶奶深入交流,了解家里存在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假期里,利用班里实践活动的机会,她给这对双胞胎过生日,并送去了生日蛋糕和学习用具,孩子们拉着她的手说:“李老师,明年我们还想这么过生日!”她兼任了孩子们的代理家长,监管学习,照顾生活,沟通心理,交流思想,孩子们性格渐渐变得开朗了,成绩慢慢地有所提升。
让留守儿童更有保障
2023年,李慧因教书育人业绩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两会之前,她就留守儿童问题跑遍了县里所有乡村学校,走进操场里听孩子们倾诉,走进留守儿童家里和家长谈心,走进办公室里和乡村教师交流。通过一次次调研活动,她发现,留守儿童80%的时间在学校,学校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阵地,但现实中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很难持续、系统地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科学有效地做到预防性关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就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规范化提交了一份建议,呼吁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加大关爱,制订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她在建议中这样写道:制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施标准,分学段制定实施内容、关爱标准、实施细则,让学校从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有重点的关爱教育;组建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专业队伍,聘请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做留守儿童关爱辅导员,给予留守儿童心理交流和学习监管,从关爱队伍建设上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专业化。
人民日报、人民网对她的建议做了报道,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她进行了采访。她把学生、家长的心声传递到全国两会,为留守儿童鼓与呼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让留守花朵灿烂绽放
关爱留守儿童,永远在路上。
全国两会之后,李慧带着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对留守儿童的殷切关注,与学校领导一起制定了更加详尽的关爱留守儿童方案,紧扣安全生活常识、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综合性培养,以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她积极和民政部门联系,争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驿站”,招募志愿者在周末为孩子们提供陪伴服务。积极联系翼城县教科局青春飞扬心理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学会自强自立,走好成长之路……
身为人大代表,她常常走进学校探访,孩子们换洗衣服带够了没有,宿舍冬季取暖能不能保障,寒冬天气棉服有没有准备好,学习有没有进步,学习资料是否还需要补充,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南梁完小有不少留守儿童,孩子们与父母联系少,得不到陪伴和关爱,情绪有些失落。她和南梁中心校的老师们精心策划并组织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不仅为孩子们准备了美味的蛋糕,还带来了生日礼物。当孩子们在爱的注视中吹灭生日蜡烛的时候,他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眼角却流下了开心的泪。
爱,让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让童年绽放快乐。当留守儿童眼眸里有了灵气,变得活泼好动、积极上进时,李慧笑得那样甜。她觉得关爱孩子就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这恰恰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彰显了教育的本质。
记者 郭 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