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东原村:甜蜜的事业

2020-09-25 09:30: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梨果满枝头,高粱笑弯腰。连日来,汾西县永安镇东原村欢声朗朗,一担担、一筐筐的蔬果粮食让农民喜笑颜开。在村委会东边的一个院落里,大树和绿植掩映中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排排蜂箱,勤劳的蜜蜂飞来飞去……一个头戴面罩、身穿长袖长裤的养蜂人正打开蜂箱给这些小精灵们准备过冬的食物。

  这个捂得严实的养蜂人叫刘明华,是个憨厚朴实的农家汉子。“以前顶着贫困户的帽子觉得怪丢人的,现在终于脱了贫,可以抬头做人了……”刘明华一边打理蜂箱一边说,自己以前靠着不怕苦的勤快劲儿,忙完农活就去城里打零工,妻子在学校做代教老师,两口子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可是后来妻子身患疾病,身体每况愈下,几年四处求医下来,生活已经捉襟见肘。

  “那几年的日子过得清苦,我们和公公婆婆分家的时候,只有从娘家陪嫁的两床被褥……”刘明华的妻子任宝丽说:“由于自己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听一名老中医说,土蜂蜜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于是我们就借钱买了两箱土蜂来养。到了2008年,两箱蜜蜂就分到了30多箱,但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再加上气候原因,蜜蜂死的死、跑的跑,一箱都没剩下。”

  东原村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纯农业山村,要是碰到雨水少的年景,庄稼几乎没有收成。“靠种地养活不了妻儿,打零工没技术,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还得养蜂。”刘明华说,后来他从媳妇娘家借了26000多元,又买了22箱意蜂。意蜂比土蜂产蜜量多,可是需要的技术更高。到了春季,刘明华就开着三轮车拉着蜂箱四处采蜜,可是一年下来蜂蜜没采下多少,蜜蜂却染上了螨虫病,死的只剩下了6箱。真是屋漏又逢连阴雨,买蜂的旧债未补,又欠了新债,刘明华成了村里公认的贫困户。

  “咱们这里种地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大多时候只能赶个平账;前几年,养蜂是赔了旧债欠新债;外出靠苦力打工只能给两个孩子赚个学费;家里的开销全靠妻子拖着病体打点零工支撑……自己拼尽全力,最后还是成了贫困户……”回忆着自己以往的苦日子刘明华满脸无奈,后来村里派来了“第一书记”,进驻了扶贫工作队,这让刘明华看到了希望。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了解了刘明华家的情况后,就介绍他向专家学习养蜂技术,帮助销售蜂蜜,给孩子申请助学金,还为刘明华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为任宝丽安排了文化员的工作。刘明华还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种了玉露香梨,并在合作社的84亩梨园里做起了梨果技术员……

  “现在我们家靠卖蜂蜜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村里前几天唱大戏,几天时间,村委会就帮忙卖了4000多元的蜂蜜。再加上妻子做保洁员一年3000元,文化员一年1200元,‘光伏+村集体养殖产业’分红一年2500多元,土地流转金和梨园打工等,一年下来能有6万多元收入……”刘明华笑着说,现在两个女儿都在上大学,自己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靠着国家的好政策,生活会越来越甜蜜。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