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仁义村的变迁之路

2020-11-10 09:04: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火红的辣椒“占领”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党建廉政文化广场,在机器轰鸣声中,十多个村民将一捧捧辣椒株塞进机器,一个个红红的辣椒便从机器另一侧飞蹦而出……

  房屋错落有致,街巷整齐划一,环境整洁优美,产业发展蓬勃,村民自信开朗……日前,记者走进乡宁县尉庄乡仁义村,亲眼见证了这个贫困村走上致富发展“快车道”后展现出的欣欣向荣景象。“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仁义村的变化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村民圆了“安居梦”

  “以前,我们一家5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土窑洞里,一做饭满窑都是烟,出门全是土路,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那时我就想,啥时候我要能住上有独立卫生间、厨房和卧室的房间,那得多幸福啊!2016年,我们村实行易地搬迁,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厨卫独立的房子,生活、交通等各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实现了集中供水、供暖。”仁义村村民杜双鹏带着记者参观了自己的新房,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原来在外地打工,搬迁到新村后,大家选我当村会计,可不用再出去遭罪了。”

  仁义村村委原辖7个自然村,222户近700口人散居在高高低低的山梁之间,民房多为土窑洞。由于地处地质灾害滑坡区,多年来时有房屋裂缝、倒塌的情形,加之交通不便、饮水困难,很多土地被弃耕,贫困发生率达84%,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584人。

  新一届村“两委”借助脱贫攻坚政策的东风,按照“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打响该村脱贫攻坚的“第一枪”。2016年,仁义村村委开始修建仁义新村,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该村出台了三套修建预选方案,由搬迁户自主选择施工队,以合建、自建等多种方式进行修建,使原仁义自然村整村搬迁、入住新房;2017年,仁和新村动工,解决了其余6个自然村的集中安置问题,村民已于2018年10月全部搬迁入住。“规划每人标准面积25平方米,地基费由财政解决,财政再给每人补助建房费25000元,这样村民盖新房几乎不用花钱。”该村党支部书记加建荣说:“以前大家住得分散,现在最远的两家人比以往最近的邻居住得都近,出门就可以看到乡亲。大家说,这才像个村子。”

  仁义村将散居在地质灾害滑坡区和山庄窝铺的村民全部搬迁至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的集中安置点,圆了村民们的安居梦。村民加富堂乔迁新居时贴的对联“喜迁新家倚仗国家政策好,乐居新宅全赖基层干部勤”,横批“诚谢党恩”,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为了让乡亲们能在新村住得舒心满意,仁义村总投资2661.77万元,硬化了村内主干道路和街巷,新修两处水利工程,实现了村内自来水户户通,动力电、互联网全覆盖,还按照新农村标准,配备了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卫生室、电商服务点、村级服务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建成“先进村”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才会小康。搬到新村后,为了让群众能发展、可致富,村“两委”到襄汾县中药材基地进行考察,并请技术员来实地查看,最终决定在仁义村种植柴胡。2017年起,村里种了430亩柴胡,自此,该村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

  经进一步摸索,仁义村“两委”决定采用“党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多渠道、多途径促进群众增收;以“三基”建设为抓手,提升“党建+脱贫攻坚”质量,打造了一个能干肯干团结奋进的“两委”班子,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成立了山西岭村绿佳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睿成种养专业合作社、牧羊垣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除种植玉米外,新发展了柴胡、油用牡丹、花椒、辣椒等成规模的产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今年年初,我们村新建的扶贫车间服装加工有限公司也投产运营了,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我们与县林业局、公用事业局、教育局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加工合同,可解决集中安置点及邻村30余人就近就业,有力促进了搬迁群众的后续就业帮扶。”该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陈贺庆介绍。

  技能培训长本领,群众就业有底气。正在加工服装的女工加香萍说:“以前,我在城里一家饭店打工,每天早上去晚上回,自从村里开办了服装加工厂后,我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村里发展好不好,数字会说话。2018年,仁义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598人全部脱贫;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8万元,较2018年增加3.6万元。“现在,村民一般都有三份收入:一是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300元;二是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男女工每人每天分别为100元、80元;三是年终村里的分红,这还不算在外打工的收入。”

  热腾腾的日子红火火地过!仁义村村民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三年来,仁义村先后被乡宁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村”“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一村一品建设先进村”“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在加建荣的设想中,仁义村还有更远更美的前景,“下一步,我们计划发展党参、桔梗等产业,争取在3至5年内使村集体收入达到300万元。”

  记者 韩晓芳 实习生 霍艺卓 张芯源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