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枣坪村:老槐树下药茶香

2020-12-30 09:52: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咱的槐蕾茶已经取得多项专利、认证,得过很多奖了。”品味着金黄透亮、甘饴清香的槐蕾茶,温馨氤氲的茶香中,12月15日,新近被中国管理科学院商学院增补聘任为大国医药智库“客座教授”的王双亮娓娓道起他的“茶道”。

  今年63岁的王双亮是汾西县团柏乡枣坪村人,2016年他从汾西县纪委副书记任上退休。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2013年,他与从原县工商局退休的老伴郭平搬回枣坪村居住。“当时,村里的耕地都成了煤矿采空区,坍陷、裂缝,不能耕种,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看着落寞的村子和撂荒的土地,王双亮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望着村边的几棵老槐树,王双亮盯上了槐树上产的槐米:“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适合槐树生长,树上长的槐蕾俗称槐米,产量高,药用成分高,不愁销路。”

  2014年6月,由郭平牵头,32位村民联合成立了汾西县新槐农林专业合作社,大家推路、整地、栽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2017年12月,王双亮再次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入股或流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收购发展槐米产业,村民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取收入,对贫困户和残疾人每天再加10元。

  看到槐米产业的发展前景,枣坪村周边5个村庄360多户村民也加入了种植双季槐的行列,放眼远望,枣坪村四周蜿蜒起伏的山岭上,漫山遍野都是错落有致的槐树,每年户均可因此增收12000元左右。王双亮说:“枣坪村四周的两条沟、三条壑、七座岭上,双季槐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16500多亩,这些双季槐既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又为发展槐米产业保证了原料供应。”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槐米散发的清香醉了团柏人的心。

  “槐米性凉,为了适合更多人服用,我们聘请了山西大同大学中医健康学院副教授王芳芳根据药食同源理论及中药的药性,配制了3种功能不同的药茶,经过16道工序加工生产出了复合槐蕾茶产品。”王双亮说,他们还与山西医科大学等院校合作,签约多名博士,致力于槐米提取技术突破,进一步扩大现有保健功能,并申请注册了“晋槐香”品牌。为了更好地推广槐蕾茶,2019年5月,王双亮成立了山西和风槐乡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经过几年发展,汾西县新槐农林产业合作社荣获山西农业、林业示范合作社称号,被评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山西和风槐乡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也被评为山西省高新科技企业、中国质量信用AAA级企业等多个荣誉,槐蕾茶已取得绿色认证、有机转换认证、区域认证等,生产工艺及药茶配方获得4项国家专利,最近被评为“山西药茶十大创新品牌”,在20多个实体门店及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均有销售,去年销售收入达1600万元。

  王双亮说:“作为退休干部,我只想发挥余热,为百姓和社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让乡亲们从地里淘宝,从药里挖金,从茶中脱贫。”

  记者 韩晓芳 实习生 霍艺卓 温锐环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