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见到尧都区贾得乡北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彦富时,他正在葡萄产业园区查看冬季葡萄树枝的修剪和埋土防寒情况,并不时与村民交流,身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泥土。
提起多年的工作经验,这个北席村民心中的“当家人”,一脸淳朴的笑容,“没啥秘诀,就是踏踏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都富裕起来。”赵彦富不仅仅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而且时刻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坚定信念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赵彦富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家务农,外出打工、经商。但在外闯荡多年的他,一刻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总想把自己在外打拼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淘到的“财源”贡献给家乡。
2008年,满怀一腔热血的赵彦富,回到家乡后,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北席村地处尧都区贾得乡东南,拥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但因种植技术不先进、品种更新慢,虽然“名声在外”,但村里的百姓却没有因葡萄种植而致富奔小康。结合村里实际,在深入调研考察后,赵彦富决心把北席村的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没有技术,赵彦富就多方联系,从陕西农科院请来专家授课,在专家的指导下,村民逐渐摸索出适合北席葡萄的种植技术;没有好品种,他就积极与山东、陕西等地葡萄产业发展好的村庄进行联络,带着村民外出考察,开阔视野,改变思路,引进户太8号等诸多优良品种;没有资金,他就自掏腰包,为村民购置了20多万斤葡萄苗,帮助联系水泥桩,鼓励村民们大胆种植。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北席村的葡萄种植终于让百姓走上了致富道路。种植面积从当初的不足百亩到今天的2300余亩,品种由单一的巨峰到今天的户太8号、兴华王、夏黑、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2017年,北席葡萄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优质葡萄品牌,产品畅销石家庄、郑州等多个地区。2019年首届北席村葡萄采摘文化艺术节开幕,近万人走进该村观光、旅游、采摘……
如今,葡萄已经成为村民眼中的“金果果”,也成为该村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履职尽责 当好乡村建设带头人
冬日时节的北席村,乡间道路整洁平坦、文化广场清新雅致、宣传标语别具特色……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村庄不仅要富,而且环境要美、面貌要新。”赵彦富说,村民们不光要富起来,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要提升起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北席村的整体建设。
为了推进北席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赵彦富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沿街栽植了树木,修建了下水道、文化小广场,喷涂了文化墙,安装了路灯,现在的北席村美起来了、靓起来了。“我们不能只是让葡萄‘走出去’,也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在村内观光、旅游、采摘。”自2019年起,连续三届北席葡萄采摘节的成功举办,让这个昔日山脚下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今日闻名贾得的秀美明珠。
赵彦富讲道:“美丽村庄建设的过程,也是增强村民凝聚力、向心力的过程,通过干部群众一起参与建设,不仅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增加村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荣誉感。”
担当作为 打造尧都美丽乡村
“这些年,赵书记为我们干了不少好事啊。”在北席村污水处理站,值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修路、种葡萄、建污水处理站,没有赵书记使劲儿,都很难办成。”
经过多年发展,北席村渐渐富起来了、美起来了,然而赵彦富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2020年,一场环境卫生大整治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该村动用机械清运垃圾、发动志愿者进行清扫,党员、村民代表带头落实“门前三包”,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自觉保持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北席的“美”再次被擦亮。
“煤改电”政策来了,像往常一样,赵彦富又一次当起了“带头人”,“政策讲得再清楚、再明白,老百姓也是要先看你干部干不干”。在他的带领下,一户又一户的“煤改电”完成了,北席村彻底告别了用煤取暖的历史。
村里的下水道虽然修好了,但要想改变旱厕现状,就必须有一个污水处理站,赵彦富又忙碌了起来,找相关职能部门要政策,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北席村的污水处理站建起来了,旱厕改造也提上了日程……
“共产党员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这是赵彦富常常说的一句话。作为村党总支书记,他带头学习,提高素质;在工作中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北席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的第一天,他就带头开展值班值守工作,为其他干部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便民服务室的功能充分发挥,使村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耕耘总有收获,付出总有回报。对于北席村的明天,赵彦富依旧信心满满,步履铿锵。他表示,将进一步坚定信念,接续奋斗,团结带领全村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记者 李晓琳 宁馨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