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上留村:苹果产业助农增收

2021-11-11 08:52: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每年苹果收获季节,隰县的乡间小道,随处可见拉满苹果的货车。日前,记者在该县龙泉镇上留村看到,红彤彤的苹果堆满农家小院,到处都是果农包装、售卖苹果的忙碌场景和欢快的笑声,为冬日的村庄增添了一抹色彩。

  “今年我家的苹果长势非常好,10余亩苹果树收获近2万公斤。这几天,来自湖南的果商收购走了一半多苹果。”上留村村民刘介兵一边将沉甸甸的苹果搬上货车,一边笑着对记者介绍,“现在卖出去的苹果,已经挣了4万多元。”

  上留村地处吕梁山南麓,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种植苹果。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引进优质红富士苹果,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产品远销广州、湖南等地。

  “这儿的苹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还耐储藏,方便长途运输。”来自湖南的果商将正齐,已经是第三年来该村收购苹果了。

  “能够吸引外地果商,除了品质好,还离不开我们村的产业信息员。”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锋说,近年来,上留村专门聘用产业信息员,负责苹果销售,长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果农联系果商,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苹果收得进、卖得出。

  上留村拥有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从最初的200多亩,不断扩大规模达到如今的1300多亩,年产量达300万吨,主要以各家各户自行种植为主,形成集采摘、分拣、包装、装箱、销售为一体的苹果产业链条,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已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我以前种植苹果全靠经验,多年下来,产量不行、收入也不高,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刘秀福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种植苹果的经历,“前几年,村里了解我的情况后,动员我参加苹果种植技术培训。那时才知道,苹果种植从施肥、修剪到农药使用、人工套袋等过程,有那么多的门门道道要掌握。”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刘秀福种植的苹果产量逐年提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在2018年实现脱贫。今年,他家的苹果收获了近1.5万公斤,预计收入4万多元。

  近年来,上留村定期组织果农开展春季、秋季苹果种植技术培训,同时不断补充、拓展培训内容。在原有施肥、除草培训基础上,拓展为施肥、追肥、人工套袋、修剪养护、土壤灌溉等种植全过程,并根据种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除此之外,还会定期组织果农去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也会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出现的问题面对面、手把手教。

  为实现产业多元化,今年以来,上留村还新建3座草莓大棚,5座葡萄大棚、10亩大田葡萄,8座樱桃大棚,积极推进林果业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发展,大力开展乡村采摘旅游业,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游园,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这些新建的大棚,预计明年可以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以后乡亲们的腰包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刘志锋话音刚落,载满苹果的卡车从身边驶过,载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景,在乡村振兴路上越驶越远……

  记者 王鹏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