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文明,让一座城市更美好;文明,让一座城市更开放;文明,让一座城市更亮丽。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
向美而行,需要我们维护城市文明形象、扮靓幸福美丽家园,这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随着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的深入开展,临汾城的“面子”和“里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面,流动摊点、乱停乱放少了,规范经营、有序停车多了,街景变得更加美观养眼;路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少了,景观绿化、保洁养护多了,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洁净。
这些有目共睹的变化,既源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也源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自靓城提质“三大行动”的号角吹响以来,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有关部门对症下药、持续发力,在改善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方面“下苦功”,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社会更温馨、人民更幸福。
多点发力 擦亮城市“颜面”
漫步美观时尚的市区向阳西路人行步道,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但凡有人扔下一纸一屑,不一会儿就会被清理干净,许多市民不由感叹:“这条街道打扫得比自己家里都干净,谁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抹黑’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境。”
同样令人美到惊叹的还有常兴中街(中大街)、财神楼南北街等精品示范街。在这些街道,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监察支队的执法人员加大巡查力度,时而督促商家注意门前卫生,时而提醒行人不要乱扔垃圾;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清污管理队”,队员们连轴转,用铲子、刷子、抹布清理了一片又一片油污、一个又一个小广告;环卫工人眼观八方,一片树叶、一个烟头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自“清污管理队”成立以来,队长孙全伟带领30名队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早晨6点出门,奔波于各条街道清理污垢,经常是早饭午饭一起吃,晚饭更是没个点儿,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孙全伟却笑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创建文明城市,尤其要重视细节。我们要做的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擦亮城市的‘面子’。”
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市城市管理局勇挑重担,多点发力,不断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开展市容整治、强化清扫保洁、规范垃圾收运、加强公厕管理、强化行业监管等措施,全力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如今,在市区大街小巷,许许多多的“城市美容师”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全天候无缝隙作业……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全力维护靓城提质成果,不遗余力创建文明城市!
重拳出击 治理违规乱象
“道路两旁的违停车辆不见了,占道经营现象消失了,街道变得宽敞了,出行更加顺畅了……”行走在市区多条街道,广大市民纷纷惊叹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影响城市文明的“顽疾”,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正逐步被“破解”。去年以来,按照《临汾市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我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合力治乱排堵,坚决遏制违规乱象“苗头”。
城管、交警“强强联手”,向乱停乱放“亮剑”!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临街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辆进行规范清理,对临街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进行集中整治,拆除主干道上的水泥墩、地锁等障碍物,并加大对学校、医院、广场等重点区域周边200米范围内的乱停乱放整治力度。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各大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划分区域,明确职责,全员参战,强化临街门店“三包”责任制,大力查纠各类车辆乱停乱放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处规范一处,形成了整治与管理并举的治理格局。
“以往上下班的路都被随意停放的车辆堵个严实,如今道路畅通无阻,整治得好!希望能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不给心存侥幸的人留有‘作案’机会。”谈及交通整治带来的变化,每天上下班路过生龙国际购物中心的翟女士连声称赞。
一支支执法队伍亮相街头,一次次集中整治接力开展,只因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文明行为销声匿迹,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畅通!
志愿先行 营造文明新风
清理宠物粪便、捡拾地上垃圾、劝导逆行车辆、发放宣传资料……在市区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一个个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用爱心凝聚起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力量。
去年以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广大志愿者,组成多支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特色队伍。他们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各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联合环保、市容、交警等部门,在煤化巷打造“环保示范街”,引导市民增强文明意识;联合各街道社区,开展文明社区、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
团市委也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开展了“青春靓城 先锋有我”主题“卫生大扫除周”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清理卫生、劝导行人;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对行文明事的市民敬队礼,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组织首届汾河环保公益乐跑、青年城市定向挑战赛,引导青年用脚步丈量城市变化,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依托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优势,市文明办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行动,制作了各种平面类、视频类“共筑新风”原创公益广告;在群众性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作了体现地域元素的“公勺公筷”宣传海报;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制定了《餐饮公勺公筷使用规范》;起草了《临汾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
一个个违规行为被制止、一处处卫生死角被清理、一条条街道小巷焕新颜……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市民无不赞叹:“临汾更美了!”
来之不易的城市“颜值”,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靓城成果,需要我们用心守护。至今,仍有少数“倒行逆施”的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随意扔垃圾、随意遛狗等。这些不文明行为,拉低了城市“颜值”,糟蹋了靓城成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扬主人翁精神,把“文明”二字落实到日常的一举一动中,向美而行,自觉做城市文明形象的维护者、做不文明行为的劝导者,让临汾城的“美”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记者 闫 璟
短 评:
众人拾柴火焰高
高秀云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融入大海就能掀起滔天巨浪。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全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就能披荆斩棘、无坚不摧。
文明创建是老生常谈,但常谈常新、常谈常难。
为什么?因为在少数群体、个别领域中存在着意识缺失、责任缺失、制度缺失、管理缺失……
几个缺失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关联。
不文明者肆意妄为,目睹者或熟视无睹,或牢骚满腹,却鲜有人出面制止;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管理缺位……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全社会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向不文明行为开刀。
家庭和学校要联合起来,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共筑文明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压实自身责任,维护一方文明;社团组织、新闻媒体要各展所长,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市民文明意识,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让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勇敢地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文明城市是全社会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都应参与其中,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能置身事外。
时代呼唤文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期待更多的文明。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位市民,都应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弘扬文明新风,续写文明新篇,开创文明新局。
再见,讨人嫌的不文明陋习;再见,大煞风景的随性之举!愿唐尧故土文明之花永开不败!愿我大美临汾更加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