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5月底,21栋楼房、23万平方米建筑完成竣工验收——这是一个单体项目投资和建设体量巨大的任务,是摆在项目建设指挥部和全体参建单位面前的严峻挑战;
50天的时间,完成三至四个月的建设体量——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硬仗”;
全省“三个调整优化”背景下,独立学院转设的收官之局、临汾高等教育布局的关键一招——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新校区建设任重而道远,挑战与困难,前所未有!
“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锚定目标、攻坚克难,5月30日,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为打赢打好现代文理学院转设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孙宣东感慨地说,“凝心聚力,使命必达,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懈。”
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设?建设项目的质量关如何把控?工地用材质量如何保障?
项目建设指挥部、项目公司、施工方“三合一”,组建了计划控制部、质量安全部、造价封样部、设计技术部、资源保障部5个部门,集中办公、统一协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方提高了项目管理层级,公司一名副总经理现场坐镇指挥,将项目分为5个组团,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域公司班子成员为组团长。施工方举全公司之力,在资源、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5个区域公司书记带队伍、带资源、包组团。施工中,改流水作业为平行施工、交叉施工,变白天施工为昼夜奋战,最大努力抢时间、抢工期。同时,专门组建了一支300人的突击队,哪里难度大、哪里任务重就突击到哪里。
校园建设是百年工程。指挥部督导施工单位树立精品意识,处理好赶工期与保品质、保质量与保品质的关系,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做到精益求精。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上,我们在材料、工序、措施上做了适当调整,比如用抗水抗裂的腻子替代普通腻子、抹灰前使用张拉网等节省时间,保证安全;保证夜间施工照明,控制夜间施工班组作业时间,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及时监督到位。诸如此类的措施还有很多。总之,一切为了工期,一切保证安全。”孙宣东介绍,“我们专门成立了施工品质保障组,负责材料的选样封样、施工方法的确定以及现场施工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精中求精、细中求细。”
摸得到的精品校园,看得见的人文关怀。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后,将成为一所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园林校园。校园景观以青春、活力为主线,以“百花烂漫”为整个校园景观主题,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出门有花,推窗见绿”,着力打造“一湖、两区、三园、十景”的空间布局。
“新校园将是一座‘花园式’,具有气质、颜值和价值的活力校园,让生活在校园的广大师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自豪感和获得感。”孙宣东说,“希望在这片天地里,学子们能绽放自己的青春,开启新的人生起点!”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