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院子里连条警戒线都没有?哪些区域是危险区不能随意通过?马上处理!”3月2日上午,洪洞县白云液化气储销有限公司内,来自市安委会第四检查组的检查人员在对该公司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作业区域内的空院内,没有任何安全标识。
“这片区域又是加气,又是换罐,不放安全标识,谁知道有没有危险!”检查人员说。
“一般人进不来……”该公司负责人解释。
“万一来个新员工呢?你能24小时盯着?”检查人员说,“不要找客观理由,一切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这是硬规矩!”
检查中,检查人员通过查看资料、现场询问的方式,详细了解了该企业经营情况。
在该站的一处墙角下,检查人员发现了一根蓝色的电线。“电线怎么能暴露?这院子说白了就是个‘大气罐’,一点火星都不敢有,线路必须特殊处理。”在检查人员的要求下,该公司负责人立刻组织人员进行了处理。
在当天的检查中,一辆气罐车正好入站送气,检查人员在安全位置全程察看了送气作业,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要求。“作业人员全程没有交流,这个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作业人员之间应该有一些关于安全的交流,比如提醒对方作业时小心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互相提醒的作用。”检查人员说,此外,送气期间现场安全人员太少,最少也要安排四名,确保各个方位都安全,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随后对该站作业人员的询问中,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了几名作业人员,就新《安全生产法》、危化品特种作业等进行了询问。
“你认为加气作业最危险的地方是什么?”
“火星!我们的作业不能允许一点火星,可以说遇火就炸!”
“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作业期间,坚决不带金属品进场,此外,在堆放气罐时,要注意排好位置,轻拿轻放……”
“想到不如说到,说到不如做到。务必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在完成当天的检查后,检查组立即召开了情况反馈会,就发现的问题下达了整改要求。“要细化责任清单,做到安全管理全覆盖,只要和安全有关的活动都要纳入安全检查的范围之中;要紧盯各自特点,细化管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大培训力度,积极落实标准化作业,确保生产人员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管理的职责明确。”检查组负责人说。
记者 杨 全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