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在中石化山西临汾公司东芦油库,储运组组长王利敏是公认的“发明家”,他总喜欢在日常工作中,寻找“短处”和“险处”,然后想方设法靠技术手段彻底解决这些“难处”。
王利敏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库里库外来来回回几趟,油罐车来了,他叮嘱“跑车”岗人员要监管好现场;计量时,他与计量员一起计量油品;卸油时,他查看管线;付油作业,又有他校泵的身影……王利敏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掌握数据、给出可行性方案。
在付油作业中,为了防止付油后管道油品滴流,付油鹤管(一种可以伸缩移动的管子)下面有一个接油的铝桶,由于长时间与鹤管接触并受力,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漏洞,鹤管内的油品就会顺着铝桶漏洞流到平台,渗漏出的油品就变成了一种安全隐患。
“浪费不浪费且不说,关键是太危险了,流到平台上的油随时都有点燃的可能,然后会引燃油罐车、油桶、油库,后果不堪设想!就这一点油,恐怕就会酿成大事故!”发现这一安全隐患后,王利敏迅速进入“创新模式”,把自己关进办公室,一个中午没有吃饭,直到下午快下班时才兴冲冲地走出来。
“哈哈,不用问,看来问题解决了!”同事们看着一脸自信的王利敏,不自觉地跟在他后面,想看看这位“发明家”又创造出了什么东西来消除这个隐患。
原来,王利敏想着解决接油桶渗漏的困难较大,因为防爆要求,接油桶是铝制的,材质过软,不能长时间承受鹤管的压力。为此,他结合现场情况,在集油管线上方设计出了漏斗状的接油设施,使接油桶内的油直接回收到漏斗状的接油设施内,这样就有效解决了油品渗漏到平台的问题。
一个棘手的安全隐患,在王利敏的努力下,终于让付油作业“转危为安”。而这样的小发明创造,王利敏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凭借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和付出,2021年,王利敏获得集团公司授予的“中国石化技术能手”称号。
“安全无小事,在助力企业发展、清除安全隐患的方面,我会坚持创新的!”王利敏说。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