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彭彭,咱办的那个案子再审结束,法院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彭彭,请教个问题,按照这个诉讼程序还可以再审吗?”
“彭彭,什么时候再来那曲?”
…………
虽然回来已经4个多月了,但是西藏那曲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与“彭彭”的联系却从未间断。这位“彭彭”,就是吉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彭琨清。
2021年7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双百计划”要求,我省选派了3名检察干警赴西藏那曲市参加援藏工作,彭琨清是我市唯一一名入选的检察官。在援藏的半年时间里,他克服高原缺氧、生活不便、语言不通等重重困难,怀着对援藏事业的无比忠诚,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对口帮扶工作,与藏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我走的时候,孩子刚刚过了一周岁生日。记得离别那天,看着熟睡的孩子,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当时害怕母亲看见难过,我急忙拉上行李出了门,不敢回头。”彭琨清至今仍清晰记得2021年7月25日临别时的情景。
当时从临汾出发,辗转5天后,彭琨清终于到达目的地那曲,那儿高寒缺氧、干燥少雨,自然条件恶劣。
“我刚去第一天由于太困了没什么感觉,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凌晨三点多,突然感觉呼吸紧促,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起床吸氧。”彭琨清说,由于缺氧,在那儿走路不能太快,洗衣服、拖地都算是重体力活,说话太快太多都得大喘气。到了冬天最缺氧的时候,需要整夜吸氧。
由于海拔高、气压低,在那曲烧水,80多度就烧开了。“刚开始,我每天肚子都不舒服,加上饮食不习惯,我的体重减了7公斤。”彭琨清笑着说,“想减肥的可以试试到那曲生活。”
坚持公平正义 维护法律权威
在那曲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时,彭琨清所在的部门负责民事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主任休假3个月期间,他承担起日常繁杂的工作,不仅要将上级检察院部署的工作安排给11个县级检察院,还要指导县级院相关案件的办理,做好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日常工作。
援藏期间,彭琨清协助当地检察官办理了7件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其中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再次二审,高院驳回再审申请,当事人不服,向那曲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经过调查,彭琨清发现法院判决仍然存在错误,遂与主办检察官向那曲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建议对本案再审。这是那曲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次召开民事案件检委会,也是该院发出的第一份再审检察建议,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赞扬。
彭琨清还协助多名员额检察官办理了10件刑事案件,参与和办理了多起信访案件、和同事评查了55件刑事案件,同时就案件中存在的手续不全、文书瑕疵等问题,向对方提出整改意见……
不畏艰难险阻 不负青春韶华
那曲市是西藏的“北大门”,是长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的美誉,境内有多条河流和多个湖泊。那曲市人民检察院作为该市河长办成员单位,去年10月派彭琨清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河湖“清四乱”及河道采砂执法检查调研工作。
执法检查中,彭琨清深入比如县、巴青县、索县3县,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与各县分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的方式,主要对3县65家采砂场及两个河道“清四乱”点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部分采砂场手续不全、市河长办拟定方案与实际情况不适应等问题,根据调研情况,彭琨清撰写了调研报告,向市河长办提出意见建议,市河长办均予以采纳。
“调研中,我走遍了三个县的所有乡镇,每天早上不到八点出发,晚上八九点再赶回县城,盘山路上,无尽的颠簸和弯道总是让人晕车。”彭琨清对途中惊险记忆犹新,“有的路仅能通行一辆车,一边是悬崖,没有护栏;一边还会有落石,十分危险。有的路段还会出现塌方,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半年时间一晃而过,彭琨清的援藏工作圆满完成,获得那曲市人民检察院高度评价,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对他进行了通报表扬。
虽然离开那曲已经几个月了,但是,遥远的雪域高原在彭琨清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高高的世界屋脊,时时牵系着他的思绪:“西藏神奇而美丽,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奔赴西藏、建设西藏。”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