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打造“中国围棋之源”纪实

2022-05-05 09:15: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核心阅读

  一黑一白,诉说围棋之“道”;

  一纵一横,蕴含无穷变化;

  方寸之间,体现文明交融。

  ……

  围棋,古称“弈”。“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临汾古称平阳,4300年前,帝尧建都于此,因此又称“尧都平阳”。平阳是尧时代的帝都,因此临汾又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美称。 临汾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平阳文化,围棋文化也是平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年,作为一项兼具文化元素的体育项目,围棋对我市文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打造中国围棋之源”,近年来,我市全面升级体育设施、大力培育品牌赛事、逐步浓厚体育氛围,深入推进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体育供给服务能力,提出了打造“六张体育名片”的体育发展目标,而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打造中国围棋之源”,不仅回顾了临汾与围棋的渊源,还引领着临汾围棋的未来。

  历史底蕴深厚

  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流淌,沉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临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10万年前的丁村人,用石器敲击出原始文明的火花;尧庙穿越千年、如日东升,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承载着移民后裔的浓浓乡愁。

  ……

  谈到围棋文化,尧,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相传尧生于临汾伊村,建都平阳,故称尧都。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作篇》:“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西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孔子也为后人留下了有关围棋的记载,《论语》有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可见围棋在当时社会已人所共知。宋代罗泌在《路史·后记》则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逆嚣讼,嫚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这进一步说明帝尧制造围棋的原因。走向近代,在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中,“尧造围棋,教子丹朱”的起源说被收纳其中,并把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加之在尧都区金殿镇晋掌村西山发现的棋盘岭围棋石刻图形遗迹,尧都区原史志办主任李百玉老先生赠予市围棋协会的“尧造围棋”石刻棋盘拓印件(其在棋盘岭、南仙洞沟石刻棋盘上拓印),均为“尧造围棋”传说提供了实物佐证。

  重燃围棋火种

  “尧造围棋”的故事不仅为后人开启了围棋之路,并且赋予围棋一种特殊的教育意义。

  “上世纪80年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势如破竹,引发全民狂热,围棋所承载的、所影响的,均已超出围棋本身。受聂卫平影响,自晚清以来低迷的中国围棋又‘热’了起来。”临汾市围棋协会秘书长李红刚说,“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汾围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比赛交流活动趋于停滞,棋友们仅限于节假日三三两两的下棋对弈,既组织不起来有规模的比赛,也不去参加省里和其他地市的比赛,一度陷入‘闭关自守’的尴尬境地。”

  直至新一届市围棋协会成立,临汾重燃围棋火种。

  “2007年5月1日,在新一届协会的努力下,在爱心企业的赞助下,我市组织开展了最早的本土比赛‘尧王杯’围棋赛。”回首那两届被誉为“走廊里的比赛”,李红刚记忆犹新。“当时,由于资金有限,协会拉来的赞助除却奖金、购买棋具、补贴吃住外,资金所剩无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场地,比赛该怎样进行?”

  后来,在市影剧院的无偿赞助下,市围棋协会将比赛场地设置在了该剧院的走廊里,库房里弃置多年的旧桌子、旧凳子,被他们修修补补搬到赛场当棋桌。“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连续两年举办的‘走廊里的围棋比赛’,取得了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成功。”李红刚说。“一晃眼,这项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十五届,除了为围棋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以棋会友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我市围棋事业的发展。”

  推出多项赛事

  以棋为媒、以棋会友,市围棋协会携手有识之士,共同为行业探路、为城市赋能,向世人呈现我市积极“打造中国围棋之源”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市围棋协会积极探索协会发展模式,主动开展各类“请进来、走出去”交流活动,围棋氛围良好,基础水平不断提高。除了已连续举办十五届的“尧王杯”比赛外,2009年,该协会承办了山西省业余围棋锦标赛,来自全省的16个代表队在临汾八一宾馆比赛,最终临汾一队夺取冠军。期间,受省围棋协会邀请的旅韩职业六段岳亮先生同其妻子、韩国职业六段权孝珍来临汾,到棋圣学校与学围棋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互动并为棋友们作了挂盘讲解。

  2012年9月,市围棋协会同尧都区体育局联合承办了尧都区政府组织的“和合围棋活动”,邀请了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八段,世界冠军马晓春、罗洗河和全国冠军刘小光九段等在尧庙五凤楼前广场进行了围棋表演活动。王汝南、罗洗河、刘小光三人又到“尧王杯”比赛闭幕式上为优胜者颁奖,王老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015年、2016年临汾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了两届“围棋之源·圣尧杯”国际大师双人邀请赛,棋圣聂卫平和江铸久、芮乃伟、曹大元、华学明、张璇、徐莹,韩国的世界冠军曹薰铉、徐奉洙及权孝珍、玄味真等知名棋手来临参赛。市围棋协会参与组织接待及比赛宣传和裁判工作。聂卫平一行的到来,让“围棋故乡”——临汾,一时之间名声鹊起,尽人皆知。

  2015年,市围棋协会承办了“金厦杯”山西业余围棋联赛临汾专场,全省及台湾围棋推广队共18支代表队来临参赛。比赛间隙,由临汾队倡议每队给第一次来山西参赛的台湾队赠送礼物,台湾领队张修斌在看到堆积如山的礼物时、在听到临汾代表杨根记主席“血浓于水”的即兴演讲时,激动得泣不成声。

  十多年来,临汾棋友们以赛代练,在大大小小的各类比赛中,尽情享受着围棋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带来的特有乐趣。

  普及围棋教育

  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丰富的赛事在促进临汾围棋事业发展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一流高手,刘宇航,现国家少年围棋队职业六段;张栩豪在13岁时夺得“尧王杯”冠军,2017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全国体育大会上获得围棋三人联赛全国第五的优异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代围棋人薪火相传的不懈努力。”细数着临汾围棋一路走来的历程,作为亲历者,李红刚如数家珍。“我们在宣传‘尧造围棋’文化和承办‘尧王杯’围棋大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实在在的培养少年儿童认识围棋、喜欢围棋、热爱围棋的兴趣。不仅关注点的突破,而且重视面的普及。”李红刚介绍,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5个县(市、区)成立了围棋协会,有60家专门围棋培训机构,在课余及周末学习围棋的孩子约有上万人。

  此外,市围棋协会与山西师大临汾学院达成战略协议,在大学校园开展了每周两次的围棋公开课,听课学生达到了300余人。 其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已经在临汾围棋培训机构成为启蒙老师。围棋进师范校园,既为师范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围棋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省围棋协会的支持下,我市裁判员培训突破百人,达到了105名,为山西省各地市之最。其中70位学员达到了2级及以上裁判水平,35位学员达到了3级裁判水平且全部获得了二级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裁判员队伍的壮大为临汾围棋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氛围,使得围棋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时光如梭,作为临汾围棋崛起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临汾智多星少儿围棋学校已经走过了13个岁月。

  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刘娟,在考察到临汾围棋培训匮乏时,决心重拾大学期间的围棋爱好。“那时候,临汾的围棋培训机构就两三家,学围棋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如何招到学生,成为了当务之急。

  “有一次记得很清楚,通过发传单等方式,来了几个家长试听,但是听完后前来报名学习的却寥寥无几。”于是,在招生的同时,刘娟将精力放在专注棋艺研究、扎扎实实教学上,在她不懈的坚持下,在家长们的口口相传中,生源不请自来,目前为止,人数已达到了400余人,相当于十年前的十倍。

  传承国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十三年来,作为临汾智多星少儿围棋学校的“掌舵人”,刘娟历经了生源低谷,迎来了“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的机遇。但无论何时,她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持“立德树人”,取得了斐然成绩。

  也正是在李红刚、刘娟等一批批围棋爱好者的接续努力下,临汾围棋在岁月中淬炼,在扬弃中积淀,愈加醇厚、愈显力量,2021年,我市曲沃县乐昌镇初级中学校、临汾市实验小学、浮山县响水河镇段村小学、古县城北小学四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的消息在围棋圈不胫而走。

  “另有三所学校正在进行审批流程。相信随着围棋特色学校的不断增多,校园围棋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也会不断加强,更会加快学校围棋教学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进程。”李红刚充满信心地说。

  振兴平阳围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临汾围棋再度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2018年12月,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莅临临汾,开展“尧造围棋”专项调研活动。

  2019年我市被授予“中国围棋之乡”荣誉称号,这一里程碑时刻对于临汾的围棋人不仅象征着荣誉,也是认可。特别是,临汾市各级政府对围棋活动的支持力度再度“加码”,为广大棋友提振了振兴临汾围棋文化的信心。

  2020年起,“尧王杯”被列为尧都文化旅游节的常规重要活动之一,充分展现了临汾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围棋之源”城市文旅名片和“围棋之乡”城市体育名片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9月,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亲临开幕式现场授匾并作《围棋起源与尧造围棋文化研究》专题报告,这对临汾以及尧都区围棋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扩大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我们将珍惜这一机遇,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把‘尧王杯’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赛事贡献全部力量;另一方面,遵照林建超主席指示,坚定文化自信,持续加强‘尧造围棋’文化基础建设,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围棋文化名城,使‘尧造围棋’在所有围棋人心中成为自觉和信仰,为中国围棋申遗和世界围棋的发展作出贡献。”李红刚掷地有声地说。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临汾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开拓奋进逐梦远航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