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1日,我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引导孩子们在思考和感悟中迈入新学期。
礼仪教育养习惯
“小刚不小心,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骂,也不把他打……”9月1日下午,在尧都区幼儿园中一班教室里,李宇宇老师正在教小朋友们做《不打架》手势舞,小朋友们边学边做,开心极了。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文明礼貌要从小培养,该园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教孩子们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洗手礼仪、喝水礼仪、问答礼仪……当天,各班老师把礼仪知识编成节奏明快、易说、易唱、易学的儿歌、韵律操等,通过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进一步引导他们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近年来,我们园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并将此项内容渗透到园内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孩子们从中感受文明的力量、践行文明的行为、养成文明的品格。”该园园长杨红霞介绍。
防疫教育提能力
测量体温、查收两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9月1日7时30分,在浮山县东郭小学校门口,老师们各负其责,正忙着指引学生有序排队进校。
学生入校后,该校采取“分班级、错时段、即采即走”的方式,开展了全员核酸采样。采样现场,受检师生全程佩戴口罩、自觉保持一米间隔;采样人员“全副武装”,不断地进行消毒、采样、封管……整个过程顺畅高效。
核酸采样结束后,该校以“疫情防控”为主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课上,各班老师结合学科特色,引导学生争做防疫小能手,通过朗诵诗歌、绘制手抄报、分享故事等方式,教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怎样调节心理等,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防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该校校长姚莹说:“我们学校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从落实信息登记、把好校门关开始,紧盯人员动态监管、场地消杀、食品安全等,全面筑牢校园防疫网。”
劳动教育促成长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写入新课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尧都区枕头联校在“开学第一课”中融入了劳动教育元素。
“像这个半红半青的苹果就熟了,要及时摘下来。”9月2日15时,在尧都区枕头中心小学苹果园里,该校果园技师徐俊喜指导六年级的男生摘苹果。掌握方法后,男生开始实操,分拣、装袋、运输,一袋袋规整、合格的苹果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女生们也不甘落后,她们小心翼翼地捡拾起了鸡蛋,整齐地放入筐中……尽管大家的动作有些笨拙,但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学生柴钰霞边收鸡蛋边说。“自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后,孩子变化非常大。以前,孩子回到家里很少干家务活;现在,他做完作业就主动择菜、刷碗、扫地,变成了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家长张女士高兴地说。
“我们要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爱国爱党的种子、科学严谨的种子、勤劳奋斗的种子……”尧都区枕头联校校长张春云说,“‘开学第一课’就是要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传递给孩子们,为他们的成长‘扣好第一粒扣子’。”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