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高大古朴的木牌楼,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村间小巷……盛夏,走进襄汾县景毛乡南高村,民居旁绿篱环绕,村落古韵犹存,特别是以“新农村建设”等为主题的系列彩绘给人深刻印象。
南高村 不“难搞”
“垃圾出门就扔,污水随意乱倒,夏天臭烘烘,冬天脏兮兮,村民之间不团结,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外人都说我们‘南高村’是‘难搞村’!”说起从前的南高村,村民韩发亭直言不讳。
2011年12月,南高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如期举行。通过这次选举,在群众中威望很高的苏跃亭当选南高村村委会主任。“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高村人,看着村里落后的面貌特别心酸。”苏跃亭说,“宣布当选村委会主任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村里的旧面貌,千方百计为这个古老的村子带来发展活力,让老百姓都过上红火日子!”
苏跃亭有多年从商经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他团结村“两委”班子,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改变南高村的落后面貌。“村里的人,我最了解,他们都是最质朴的百姓,一点儿也不‘难搞’。”苏跃亭上任伊始,就对村干部语重心长地说,“村子发展缓慢,老百姓寒了心,才对我们有了怨气,我们得做些实事,让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决心和干劲儿。”
上任第一年,苏跃亭就联合当地企业投资建设集中供热站,实施免费集中供热,既解决了村民取暖问题,又减少了冬季污染排放,每年可为村民节约取暖费90余万元。
2014年11月,苏跃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责任重了,为群众谋幸福的劲头也更足了。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普及公共服务、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教育、卫生、养老、医疗、便民服务全覆盖。“在群众最期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难处见行动。”这句话苏跃亭不仅挂在嘴上,更是记在心上。
韩发亭感慨:“我们村的路以前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连县城的出租车都不愿意来。现在可不一样了,村里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
人心齐 产业兴
为了增加群众收入,南高村村“两委”干部积极协调,依托紧邻的县重点企业——襄汾县星原集团,实施村企联合发展战略,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力培训,实现群众就近就业;此外,先后完成多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让全村3000亩耕地90%成为水浇地,并发展中药材、核桃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苏书记是真的想给老百姓、给村里做事的人,他这么卖力干,我们就跟着他把劲儿往一处使。”八旬老人李继侠说。
“有奔头”是百姓的心声,更是苏跃亭努力的目标。
“我们襄汾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既然这样,为啥不在南高村试试做药材加工,完善这条产业链?”一个念头在苏跃亭脑海里闪过,说干就干。
就这样,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苏跃亭成立了襄汾县垚鑫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购置了现代化大型烘干设备,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推动了襄汾及周边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还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从机器入口处放进药材,经过自动清洗、烘干等环节,直接就是成品了。”在企业打工的村民陈红说,“以前老百姓的药材收回后都是自己加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存在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如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烘干处理。”
垚鑫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的投产运营,填补了襄汾县药材集散地无烘干项目的空白,每天生产能力达到50吨,可对辣椒、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黄芩、地黄、柴胡、连翘、芍药等中药材进行烘干加工。现在,围绕“稳定农业生产,发展第三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南高村逐步形成了“以农业发展为主导,以畜牧养殖为特色,以就近务工为发展”的经营模式,全村1000多口人以星原集团为依托,形成了大力发展运输业和餐饮业的多元发展格局。
村民都说:“守在家门口,安心过日子,老百姓的生活更有滋有味。”
风气正 干劲足
近年来,南高村实施了内街道绿化、美化,供水管道铺设等工程,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制作了2000余平方米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墙;对村内古牌坊、董其昌书法碑亭等古迹进行修缮加固,保护了村里的珍贵文物;解决百姓供暖问题,使南高村成为全县首批集中供暖村;实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清理“四堆”1250处,拆除残垣断壁,粉刷村舍、街道外墙,修建小游园3处,建设广场6500平方米,安装路灯125盏,完成了雨水排放工程;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晋商文化一条街、修缮《昼锦堂记》碑文,并编书出志,让晋商代表的实业精神和重教崇学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村民生活当中。
如今,文明新风在这里悄然兴起。在苏跃亭与村“两委”干部的倡导下,村子设立了民事纠纷调解室,邻里矛盾得到及时化解;实施了“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活动,开展了“文明之星”“孝老爱亲之星”“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评树活动,引导村民传承重实业、重教育和重孝道等传统美德。
“我们通过全面实施德治教育,以德化人、以文化人,村里不仅打造了响亮的文化名片,而且形成了文明新风。”苏跃亭表示,“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不会停歇,这就要求我们精细谋划、精准施策,为老百姓谋求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使得身为省人大代表的苏跃亭十分关注“三农”问题。他搞调研、摸情况,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食品安全卫生等着手,相继提出“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出台生物发电项目扶持政策,发挥其在扶贫领域积极作用”等建议。以苏跃亭牵头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陶寺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得到了省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苏跃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下足了功夫,他说:“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必须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些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我会继续当好乡亲们的知心人,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