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侧记

2022-08-02 09:54: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夏天,当我市第三届“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吹响号角,市妇幼保健院医疗分队又一次整装出发,直抵大山深处。

  7月13日至15日,队员们不畏高温酷暑,不畏山高路远,走村入户、步履不停,脚步遍布永和县乾坤湾乡各个角落,为1400名山区群众送上了疾病筛查、义务诊疗、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暖心服务,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留下了一串串爱的故事。

  山里的笑声

  “早知道你们要来,就一直等着呢!”7月13日下午,永和县乾坤湾乡阴德河村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们来给各家各户送医送药送健康。

  村里的一位老人说,永和县是临汾市最偏远的县城,乾坤湾乡是永和县最偏远的乡镇,阴德河村又是乾坤湾乡最偏远的村子。由于地处群山环绕之中,交通闭塞导致出行不便,村民们最渴望的就是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不仅仅是阴德河村,乾坤湾乡其他村子的百姓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那天一大早,由产科副主任医师张海珍、内科副主任医师宋晓丽、新生儿科主治医师柳丽娜、放射科主治医师孙栋林、妇科护士长遆彩平组成的第一小分队率先出发了,他们一到目的地就兵分多路,在永和县医疗集团医务人员的带领下向各村而行,迎着乡亲们的期盼前进。

  “我胃里老犯恶心,吃不下也睡不好,浑身使不上劲儿。”“我总觉得头晕、头疼,心口不得劲儿。”“刚给孩子断了奶,能给孩子吃点啥?”队员们不顾路途疲惫,每到一户便立即拿出听诊器、血压计等,为乡亲测量血压,并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

  市里的医疗队来了,最开心的莫过于各村的乡亲们。队员们因人制宜、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对大病患者救治效果进行随访服务,对慢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需进一步治疗患者建立转诊通道,帮助乡亲们解决了就医难题,解除了疾病困扰。

  这里,山连着山,弯连着弯,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山区群众就医的不便。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他们进村后就全靠步行。小分队队长张海珍说:“许多房屋依山而建,户与户之间相距甚远。即便两户人家近在咫尺,却因大门所设位置不同,我们就得从山前绕到山后。但是,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我们都要坚持前行,让山区群众享受到我市的好政策,感受到我院的真情关爱。”

  心头的大事

  “头晕时吃几天药,好了就不吃了。”“天天吃这几种药,不知道管不管用。”在偏远山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因鲜少接触外界,大多健康意识薄弱,有的生病了也不在意,不是一直拖着,就是用药不规范。

  老人们不以为然的“小事”,却是队员们放在心头的大事。孙栋林在园则沟村义诊时,了解到一位老人经常头疼、头晕,严重时会恶心呕吐,却从未想过看病求医。孙栋林坚持为老人测量血压,结果显示180/110毫米汞柱。

  “叔叔,您的血压偏高,可不能不重视!”孙栋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讲解如何识别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及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要点等健康知识,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诊疗方案。老人充满感激地说:“你们来得太及时了,不然我这个病再拖下去就麻烦了。谢谢你们!”

  “我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些年一直按时吃药,但总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宋晓丽在下辛角村义诊时,一位老太太的病情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视。她当即仔细查看老人所用的药物,详细了解老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您平时服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中,有两种药品成分重复了,可以停用一种。当发生低血糖反应时,赶紧吃口馒头或者吃块糖,症状就可得到缓解。还有,要把短效降压药换成长效的,这样能有效控制血压平稳,使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宋晓丽经过进一步诊断,精心为老人个体化调整用药,贴心地将每种药的用药时间和剂量标注在药盒上,再三叮嘱老人一定要定时、定量服用药品,定期去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血糖。

  队员们辗转于各村各户之间,一路尽是百姓事,一路尽是百姓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温暖的“回礼”

  “大夫,等一下!”柳丽娜在西后峪村义诊时,刚走出一户农家,就听到身后传来匆忙的叫喊声和脚步声。她回头一看,是之前看过病的郭阿姨追过来了。郭阿姨边跑边气喘吁吁地说:“这么热的天气,你们还挨家挨户地给我们看病,太辛苦了。我刚从地里摘了点儿果子,给你们解暑降温。”

  这里地势较高,正午时分日照格外强烈。但是,队员们匆匆扒拉了口午饭,便迎着骄阳又踏上了义诊路。在他们心里,百姓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即使汗水一遍遍浸湿衣衫、口罩的压痕遍布面庞,他们也不曾休息片刻,依然坚持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马家湾村有一户刘姓人家,女主人幼时得过脑膜炎,因未及时治疗而落下严重的后遗症,智力低下且行动受限。男主人去年又生了一场大病,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从而对未来生活丧失希望。张海珍为这对夫妇义诊时,细心地察觉到男主人低落的情绪,又看到他们8岁的女儿聪明伶俐,便以孩子为“突破口”鼓励男主人好好生活、好好培养孩子,使男主人重燃信心。男主人感动地说:“大夫,我听你们的,一定抓好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走出大山。”

  队员们送医上门、不辞辛苦,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虽然队员们再三推脱,乡亲们还是拿出了西瓜、搬出了风扇,想让队员们享受片刻的清凉。这份深情蔓延开来,在彼此心间生根发芽,生成久久的感动。更令队员们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乡亲们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了。

  这是队员们此行的目的,也是队员们收到最好的“礼物”。为了积极响应我市“千名医生进万家”活动,市妇幼保健院医疗分队特意选调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医护骨干组成四支小分队,不仅为山区百姓看病治病,还要帮助百姓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切实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

  如今,第二小分队“接棒”出发,继续为永和百姓传递温暖与健康。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