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襄汾县公安局大邓派出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牌匾熠熠生辉,引人注目。这是对该所全体民辅警的褒奖,更是全体民辅警倾心守护一方平安的真实写照。日前,记者走进大邓派出所进行了探访……
健全调解机制 化解矛盾纠纷
基层派出所,每天处置的警情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小事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治安甚至刑事案件。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大邓派出所有着一套自创的办法。
该所坚持群众路线,把准矛盾特点,从细处入手、向实处发力,提升广大民警辅警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素质,努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民警辅警主动深入辖区村庄,做到入户走访早排查、早介入、早化解,从“上访到下访”拉近警民距离,最大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
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该所建立健全司法入所、律师入所和“公安+”多元矛盾调解机制,组织司法人员、公安民警、乡镇干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形成多方合力,促进矛盾化解。该所还聘请了辖区有威望的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以及经验丰富的公职律师,成立了“疑难杂症调解队”,对积案要案巡回攻坚。同时,开展“事前走访排查、事中调处化解、事后落实回访”工作法,实现排查早、化解快、效果好。今年以来,该所共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58起,调解成功55起,化解成功率达94.8%,无一起因调解不到位而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实现群众“零非访”“零滋事”,重大群体事件“零发生”。
加强基层治理 守护一方平安
大邓派出所辖内矿山面积大、铁矿分布密、外来务工人员多,为真正让“枫桥经验”在辖区落地生根,该所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警务新模式。
深入排查隐患。该所建立辖内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监督管理台账,做到排查细、监督细、整改细。严格落实“一村一警”机制,整合社会治安力量,形成“民警+辅警+网格管理员+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建共享局面。
夯实平安根基。该所组织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不断汇聚起全社会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强大合力。构筑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建立治安管理联动机制,组建50人的矿山巡防队伍,由派出所民警带队,定期巡逻,检查民爆物品、审查人员身份,最大限度地杜绝了问题隐患。
健全防控体系。该所面对新型犯罪不断涌现的严峻考验,大力推进案件的快查快办、快侦快破,做到大案合力破,小案有人管。组织开展对辖区各类重点人员“大见面、大采集”活动,逐一核对登记建档立卡,切实掌握思想动态、现实轨迹,持续跟进教育转化,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由重点人引发案(事)件。
优化便民举措 真情服务群众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
在大邓派出所,凡是群众关心的难事、小事,他们一律笑脸服务,用智慧和真心一次次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赢得了群众认可。
该所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效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同时,秉持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腿”的工作理念,积极引导群众运用公安业务APP,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今年8月,民警在入村走访中发现,上西梁村村民张某的儿子20多岁,有智力障碍,且没有户籍,医疗保险、低保等无法办理,民警积极协调经费为张某父子做了亲子鉴定,为其下一步登记户籍等提供依据。
针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情况,该所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组建多支义务反电诈小分队,推广注册“国家反诈APP”,全力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老百姓的满意度就是公安工作的试金石。”近年来,大邓派出所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努力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辖区生根发芽。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