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用温情驱散疫情“心霾”

2022-05-17 09:23: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工作繁重且琐碎,又长期与外界隔绝,我们也会有焦虑、失眠的症状。”5月14日,翼城县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场所管理专班的苏书龙起了个大早,用手机扫描市荣军康复医院张贴在隔离酒店门口的“临汾市心理热线”二维码,进入临汾市心理服务中心客户端,进行心理健康自测。

  2019年,我市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临汾市心理服务中心成立并开始运行。2020年疫情初期,社会心理服务作用开始凸显,“疫情之下,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大家难免会有情绪,及时疏导很重要。”市心理服务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市荣军康复医院陆续开通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针对疫情防控时期公众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平安临汾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增强我市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强有力保障。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怎样及时识别区分重点人群,做好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管控人员及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普通群众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今年4月,临汾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调度室下发通知,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人群心理干预的工作方案,依托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选调市第五人民医院、市荣军康复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4所医院的心理专家组成4支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全市17个县(市、区)所有启用的集中隔离酒店挂牌,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

  “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休息时间无法保证,精神和体力极易透支,心理负荷不断增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在翼城县五岳大酒店集中隔离点,市荣军康复医院荣军病区主任陈岩、神经症病区主任李萍、心理咨询师王妙辉和乔国芳为这里的工作人员上了一堂团体辅导课。通过失眠严重指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他们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小游戏,让大家学习团队中如何沟通与倾听;通过蝴蝶拥抱法、冥想呼吸法、身体紧张与放松等训练,消解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活动后感觉心情很放松,对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苏书龙说。

  “失眠得不到缓解,您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心理援助热线。”在对一名出现睡眠障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节后,陈岩建议他随时拨打热线,及时排解焦虑情绪。“我们心理援助热线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队。”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市卫健委疾病与预防控制科科长韩勇彬表示,中心专家库有368名心理专家,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总结疏理疫情常见心理问题,精神与心理专家轮班值守,全时段、全方位解答群众心理情绪问题的咨询,并进行情绪疏导,使心理服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挥实效。

  截至5月16日,全市挂牌的17个县(市、区)、38个集中隔离酒店有心理服务需求的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均可通过热线进行咨询,释放心理压力,从而增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我市建立的社会心理服务一体化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了心理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及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与心理援助热线一同搭建起快捷的服务桥梁。心理服务与群众愿望的“同频共振”,推动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构筑起一道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心理防线。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