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李国强:披上“战衣” 我必冲锋在前

2022-06-07 10:13: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居民出行、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每一次安全通行,都离不开核酸检测这张“通行证”。

  5月20日,我市免费就近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每天接收的样本数量激增,为了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支援吉林归来的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李国强刚结束居家健康监测,就迅速到岗,又一次冲锋上阵。

  身为我市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检验科的中坚力量,李国强任务多、担子重。疫情发生近三年,他的大拇指和食指因每天几千次拧盖、加样动作,经历了破损、修复、再破损的过程,长了厚厚的一层茧。“入了这行,需要时就要主动上,全力以赴把工作拿下来。”自2002年参加工作,李国强始终铆足了劲冲锋陷阵在一线,他总说:“不在一线中磨砺,怎能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李国强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所言即所行。

  2003年,“非典”来袭,作为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兵”,肯吃苦、善钻研的李国强第一个接受医院紧急引进的血气分析仪使用培训,并出色地完成了该项检测工作,为救治“非典”患者提供了有力保障,荣获“临汾市抗击非典青年标兵”荣誉称号。

  2009年,“甲流”爆发,医院新开展甲流抗原检测,李国强又是检验科第一个上手,率先掌握了新试剂的操作,并与同事互采鼻咽拭子,找到了减轻被采者不适的手法。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李国强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在除夕夜赶赴乡宁县采集了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成为我市第一个采集到新冠肺炎核酸样本的“检验人”。疫情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帮助县级医院采集核酸样本,并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培训。2020年10月,李国强获得山西省抗击新冠疫情个人嘉奖。

  2022年1月6日,李国强带领的核酸检测组随临汾市应急核酸检测队支援河南。在抵达河南安阳首日,团队就创下了第一个开展工作、第一个接收样本、第一个出具结果、第一个上传数据、检测样本数量第一的战绩。之后近5个月的对外支援工作中,李国强带领同事们“蜗居”在实验室内,日复一日、争分夺秒、不眠不休,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身体与心理的极限,累计检测11.4万管,检出阳性样本98管,无一漏检、错检,取得了山西支援队中人均检测量第一的成绩。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李国强在同事中有威望,皆因他不尚虚谈而多务实功。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一直沉下心来打基础,让李国强能在关键时刻挑起大梁。

  检验科刚开展疟疾血涂片工作时,血片染色效果不佳,李国强翻阅大量资料,反复实验,总结每个步骤影响血片染色效果的因素,保证了疟疾血涂片的检测质量。在一次培训中,李国强将念珠菌显色平板带到了实验室,使科室能够对常见念珠菌进行鉴定,为临床念珠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此外,他还参与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北京地坛医院开展的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任职以来发表省级论文三篇。

  在支援的日子里,作为方舱实验室的负责人,人员沟通协调、试剂耗材的准备、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保证核酸检测质量等各个方面,李国强都要进行统筹安排,忙得脚不沾地,打个盹就算休息,泡碗面就是一顿饭。

  “大规模核酸检测要的就是效率。”在长时间的支援中,李国强根据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做到了各操作环节的标准化、统一化。他设计了最适合本实验室的96孔布板图,任何一名检测员都能通过记录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应的样本和原始扩增数据。

  李国强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医院检验科来了新人都让他带,为了尽快提高检验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李国强一有时间就给他们“上课”。即便在支援外地转战的途中,也会在车上为新人传授经验。“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检测工作圆满完成。”

  每当同事遇到问题,李国强总能第一时间帮他们化解。“一个单靶阳性怎么办?”在吉林长春检测出第一个阳性样本时,紧张的气氛在实验室内弥漫开来。“不用紧张,咱们个人防护到位,重新提取、扩增。”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大家也知道:“听他的准没错!”

  4月14日,省直方舱实验室有一管核酸样本通过两种试剂复查后仍无法确定结果,需要换实验室和仪器,找技术扎实、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进行复检。在已经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情况下,凌晨两点李国强重新入舱,对该样本重新提取,用四种不同的试剂扩增,3个小时后把检测结果报给了省直方舱。

  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李国强以责任担使命,以爱心护群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