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炜:逆光里的“孤勇者”

2022-06-21 10:26: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6月的一天,市第三人民医院,再次见到王炜,他依旧十分忙碌,微信、电话一个接一个,脚步匆忙、走路带风,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类需求。“后勤工作既多又难还碎。”异常繁琐的工作,练就了王炜遇事随需而变、随机应变、快速解决问题的本领。

  在同事眼中,王炜是一个靠得住的人,更是一名雷厉风行的“干将”。在历时五个月的支援外地核酸检测工作中,他作为后勤保障组负责人,为全队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1月6日,王炜作为临汾核酸检测应急支援队副领队、市三院领队,赶赴河南支援当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3月17日凌晨,转战晋城支援核酸检测的王炜接到命令,“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需直接从晋城奔赴长春,请立即准备好各类物资,做好后勤保障。”王炜迅速投入工作,仅四个半小时,各种疫情防控物资、实验物资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就全部搬运上车。

  考虑到三月的长春还是天寒地冻,只睡了不到两个小时的王炜又开始着手购买防寒衣物。12时30分准时出发,押车上路。在路上奔波的近30个小时里,王炜也没闲着,一直与当地联络员保持联系,提前做好对接。

  支援的每一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王炜带领车队于第二日下午到达长春九台区。每到一个新地方也是王炜最忙的时候。一落地,他二话不说,冲在最前面,带领全体队员争分夺秒地布置工作场所。

  “我的工作很简单,根据需求执行到位就行。”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人人都会的工作恰恰最需要耐心和细致,也更加耗费精力。

  方舱怎样合理布局落地,电源、网络怎样接通,接标间如何搭建,物资储备库房如何选址……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王炜脑海中一遍一遍地模拟演练,又一遍一遍地推翻复盘,他知道,后勤保障直接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他必须第一时间理清头绪,并落实到位。王炜说:“就是要勇闯一道道难关,把一块块硬骨头啃下来。”

  王炜每天都精神饱满地迎接一个个挑战,“后勤保障管理涉及面广,复杂又专业。”新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王炜肩上的担子就是把这些问题迅速解决。“只要对讲机里队员一声呼唤,我就必须快速响应,马上解决。”

  在长春,有一次整个方舱基地突然断电,他立即与工程师联系,启动备用电池恢复照明,又跟随电工查找停电原因,直至恢复供电;还有一次,负压过滤网需要更换,“过滤的颗粒物全部附着在上边,这项工作充满危险。”隔离服内,雾气遮挡他的视线,他只能凭感觉爬上方舱去搭外壳……大到空调维修,小到拧一颗螺丝钉,尽管工作异常繁杂,王炜总是任劳任怨认真完成。

  这些仅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只要开展核酸检测实验,王炜就要守在外边。口罩、手套、消毒液、防护服、帽子……从入舱前,面对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的“点单”,王炜像上了发条一样,穿梭在存放保障物资的帐篷内,迅速准确地找出大家所需要的物资。虽然没有参与到一线核酸检测工作中,但王炜却对各环节所需的物资了如指掌,他每天都会把提前准备好的采样物资运送到位,码放整齐。核酸检测工作人员进入方舱后,王炜顾不上休息,马上又开始清点物资,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每次实验结束,王炜总会等在出口,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医护人员进行消杀,进行垃圾清理,再将所有实验数据上报,累了就倒在角落里短暂休息,标本量最大的一次,他回到驻地已是第二天清晨五点。

  工作太过劳累加之饮食习惯不同,很多队友顾不上吃饭,甚至不吃饭。“吃好,才能把工作干好。”工作之余,王炜煮茶叶蛋、下挂面、采买可消杀外包装的食材,尽力让队员们在他乡吃上可口的饭菜。“疫情当前,核酸检测工作非常辛苦,我得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为队友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和后勤保障。”王炜说,“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工作各环节畅通。”

  诚如《孤勇者》一曲中所唱,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正是有像王炜一样甘于在幕后冲锋陷阵,做队友们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更多支援队伍的战无不胜。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