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妈妈,你终于回家了!”“妈妈,我们好想你呀!”10月24日20时许,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工作人员冯转华结束当天的核酸采集工作后,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中。两个孩子激动地扑了上来,紧紧搂住妈妈亲了又亲。
原来,冯转华和两个孩子已经8天没有见面了。10月17日凌晨3时,熟睡中的她突然接到一通紧急来电:尧都区将从当天6时开始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她作为血站核酸采集队的一员,要马上去单位集合,立即投身于每天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
“收到!”冯转华没有丝毫迟疑,披上外套就准备出发。这时,她看到两个孩子睡得正甜,想起丈夫还在外地出差,于是赶忙给公公婆婆打去求助电话。婆婆说:“你放心去吧,孩子的事儿不用操心,我们全力支持你!”
家人的支持和付出,让冯转华更安心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每天4时起床,5时去尧都区水塔街街道龙潭社区报到,6时准时出现在朝殿三巷巷口的采样台前,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为了找准采集位置、提高采样效率,她在弯腰、屈膝、踮脚尖等动作之间来回切换,确保每次操作都做到准、稳、快。同时,哪怕已是口干舌燥、喉咙沙哑,她也会尽职尽责、反复提醒居民核酸采样注意事项。
“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是冯转华在采集核酸时听到最多的话,每一句都让她感到心头一热,连续工作的疲惫随之一扫而光。尤其是看到跟自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采完核酸后,用自己的方式来向她表达感谢时,她便浑身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要拼尽全力为这场战“疫”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10月20日晚,冯转华“收工”后回到单位,像往常一样给家人打去视频电话,却发现两个孩子有些异常。在她的追问下,婆婆才说出两个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最高时达到了39.5摄氏度。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拨打了“120”,孩子们被救护车及时送到了医院就诊,目前已经回到家里。
“你好好工作、专心采样,我们会照顾好孩子。”婆婆的话令冯转华瞬间“破防”,挂断电话后忍不住泪流满面。在静态管理期间,单位对采样人员采取了“两点一线”管理,冯转华一直吃住在单位。她虽然惦记着孩子,但还是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不完任务决不回家!”
10月24日,尧都区从6时起有序解除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但是,冯转华依然坚守在采样台前,继续参与核酸采集工作。她所在的片区单位、学校较多,随着人员有序流动,采集量比往日多了许多。直到完成当天的采样和收尾工作,她才回到了近在咫尺的家。
冯转华看到孩子们已经痊愈,多日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但是一股深深的愧疚感却涌上心头。即便如此,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她说:“疫情面前,我只有一个身份——医务人员,理应冲在最前面,保护好身后的群众。”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