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妈妈要去工作了,可能最近都不能回来,你们一定要听话。”10月17日凌晨3时,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核酸室主管技师杨帆接到全员集结的电话后,一边快速收拾行李,一边和爱人孩子简单交待后,便拎着行李箱出了门。
“血液安全是第一位的,检测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保证血液的质量。”为了分担洪洞县、大宁县和侯马市三家血库的血液检测工作,保供运城市血小板,当天早上,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核酸室所有的机器与人员“马力全开”。
“血液检测包含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型以及核酸检测等项目,唯有全部检测合格后才能发往临床使用。”杨帆小心翼翼地将一支支血液样品试管放置到专用试管架上,再将试管架放入正在运行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器里,经过系统设置的程序操作,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分析,结果开始呈现。为确保实验在无污染的环境下进行,检验员须在负压环境中工作,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员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检验过程中,杨帆把血样小心翼翼地装进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中,看着仪器运行提取模板,再进行模板扩增,直到扩增结果正常,这根弦一绷便是一天。
10月19日凌晨1时,杨帆接到通知,单位临时增设一个核酸采集点,需要她做核酸采样工作。凌晨6时,穿上防护服的杨帆已经在市区临师附小小区开始了核酸采样工作。尽管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但深秋凌晨的寒风仍让她打冷战,双手也在酒精的喷洒和手套的紧绷下逐渐失去知觉。中午时分,随着气温上升,杨帆的整个面屏全是水汽,她所在的小区核酸采样工作已经完成,她又开始转战到下一个采集点支援队友。
晚7时30分,各县采集的血液陆续接回。此时稍作调整的杨帆又一次走进实验室,直到第二日凌晨3时,连续8小时负压环境下的工作,让杨帆感觉憋闷。因为太累,即使在单位的“大通铺”上和衣而眠,她也总能倒头便睡。连续多日,白天奋战在抗疫一线,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充电几小时,干满白加黑”是杨帆工作的真实写照,有时一天站下来,脚踝和小腿全都肿胀起来,她也从不喊苦喊累,不熟悉她的人绝对想不到三个月前她竟做过两期化疗。
今年3月,感觉身体不适的杨帆经检查发现患上侵蚀性葡萄胎,术后按照医生的建议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病情得到控制后,杨帆便剪了一头短发,重返工作岗位。起初单位领导考虑她情况特殊,并没有给她安排一线的工作,但她毫不犹豫地说:“既然重返岗位,就要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召立回、回即战、战必胜!没有豪言壮语,更不计个人得失,杨帆用默默的坚守谱写着自己的“抗疫”之歌。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