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教科局:筑牢校园防控屏障

2022-12-16 09:18: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近三年来,面对世纪疫情,尧都区教科局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守好守牢疫情防控阵地。

  尧都区有30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10万多名学生。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筑牢校园防控屏障至关重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全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防疫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谁来挑起这个重担,尧都区教科局经过认真考虑,层层筛选,决定起用在教科局工作了近30年,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同志高原。

  高原是尧都区教科局普教室副主任,他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中。当局领导找高原谈话,让他负责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时,他没有丝毫迟疑,将这一重担扛了起来,而这一扛就是3年。

  高原认为,只有把每件事都落到实处,才能心底踏实,睡得安稳。他除了每天完成常规工作外,还要和组里的同志们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防控工作远比想象得复杂,经常有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为做好尧都区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原经常开车到学校指导防疫工作,从教室到饭厅,从宿舍到厕所,从大门口到车棚,所有能想到的都要仔细地实地安排,力争落实到位。

  有一次,尧都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发放消毒液,本该由局办公室的人去领,但高原说:“大家都很忙,我上班拐一下就捎上了。”就这样,他硬是一个人把几大桶消毒液搬运至局里给各学校分发。在这3年间,防疫工作时刻牵着高原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他从未有过一丝的放松和大意,即便是下班回到家里电话也是接打不停,有时是领导安排新任务,有时是各学校汇报工作,有时是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下属遇到难题请教……

  今年10月,尧都区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大家都积极响应号召待在家里不出门,但身为防控办工作人员的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在教科局的办公室里协调指挥全区教育系统的防疫工作。在这关键时刻,尧都区教科局局长孙新峰以身作则,坐镇防控办公室,和大家一起研究策略,解决突发事件;分管副局长刘六保也当仁不让,事事精心策划,细心安排。

  前段时间内蒙古发生疫情,许多临汾籍在校学生都想回到家乡。市委、市政府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决定接孩子们回家,要求各县(市、区)统计在内蒙古读书的学生,了解他们目前的状况,一一对接,看是否愿意在政府规定时间内接他们返临。

  接到通知后,高原和防控办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打电话联系,有个别学生电话打不通,他们就一遍又一遍地拨打。有些实在联系不上的学生,就想办法找到他们的家长,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都需要汇总起来报回市政府,不能有半点差错,以确保第二天去内蒙古接人顺利。那天,高原和防控办的工作人员忙到凌晨两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想到71个孩子很快就能回到父母身边,虽然很累,但高原却感到很欣慰。

  11月24日凌晨1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高原惊醒,他拿起手机一看,是局长打来的。这才得知尧都区又发生了新的疫情。接到通知后,高原立刻忙碌起来。根据局里安排,他开始打电话给各学校做安排部署。等安排完手头工作后,已是早上6时,高原匆匆洗漱了一下,便急忙赶往局里,他知道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

  11月24日起,尧都区再次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那些天是高原最忙的时候,除了晚上睡觉的几个小时外,其他时间他都在局防控办处理问题,全区10万多名学生,哪里出现一点问题都得及时处理,但为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这位年近花甲的教育工作者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头发没型了,衣服皱巴巴的,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们付出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3年来,尧都区教科局开展的疫情防疫工作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奖励,高原也被评为“优秀党员”和“最有担当作为的干部”。(秦焕苗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