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古县南垣乡驼腰村的旱地西红柿进入成熟期,藤蔓上挂着一颗颗色泽鲜艳、果实饱满的西红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清洗、熬煮、高温消毒、装瓶……一个个西红柿经过各道工序成了可供长期保存的优质西红柿酱产品。驼腰村的旱地西红柿从单一种植到西红柿酱产品加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红彤彤的西红柿,映红了村民幸福的笑脸。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驼腰村在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经多方考察,决定引进西红柿酱加工产业。西红柿产业不仅给全村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增收的渠道。
自驼腰村发展西红柿产业后,村民赵巧荣就利用闲暇时间在地里干活。“不出村就能挣到钱,很幸福。现在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滋润了。”
“全程纯手工制作,我们在采摘完新鲜的西红柿后,会同步进行生产加工西红柿酱。”南垣乡驼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琳琳说,西红柿酱在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质量把关,尤其是高温消毒杀菌这个环节,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才能保证西红柿酱的色泽和新鲜度,口感也会更好。
古县南垣乡驼腰村党支部副书记戴遵福介绍,该村共种植西红柿10余亩,从去年的单一种植到今年的特色西红柿酱产品加工,能带动20余名劳动力就业。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扩大旱地西红柿种植,加强产品研发、产业链延伸,推动西红柿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尹娜 郭海琪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