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行走在唐尧大地,丰收的玉米堆满粮仓,田野阡陌纵横交错,冬小麦长势喜人,一个个生动场景汇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
近年来,翼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小麦和玉米,以“吨半粮”高产创建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主要抓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动全县粮食单产迈上新台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全力盘稳“压舱石” 确保守好“米袋子”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话语,铿锵有力。
翼城县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牢牢守住全县55.5万亩耕地红线。
该县县委书记黄晓君,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海林与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就粮食安全签订责任状,明确各乡镇粮食生产任务;确保将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农户、地块。同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耕地保护政策,普及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我们村共有耕地4000余亩,县委、县政府为了粮食丰收,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喷肥作业,取得很大成效。现在我们信心倍增,干劲更大了。”南梁镇东西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林军说。
连续3年,翼城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余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全县34万亩小麦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实现小麦防灾增产、控制病虫害减损。县农业农村局与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粮食生产督导组,针对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情况、“非粮化”整改情况、玉米复播、秋耕秋种情况,每月定期开展督查,确保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
据统计,2023年,翼城县粮食种植块地共314457块484867亩,播种面积669087亩。其中,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地块123838块190520亩,种单茬小麦地块96032块150050亩,种单茬玉米地块88950块134997亩,种薯类作物地块1831块3000亩,盘稳了粮食安全“压舱石”,守好了粮食安全“米袋子”。
生产托管成体系 安全高效有保障
“土地托管服务为农业机械化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成片化耕种、集中化管理,在农用物资使用、农业机械使用等物力和外出务工返乡收耕、管护等人力投资方面,极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经过标准化耕种、科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小麦和玉米发芽率,从成本和产能两方面保障了粮食安全。”翼城县中卫乡南北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海水说。
2018年以来,翼城县全面实施农业托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回答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谁来组织种地”的时代之问,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绿色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协调统一。翼城在全省首家创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标准化体系”,共汇总制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技术标准258项;连续5年台阶式发展,促进全县托管面积、托管农户、托管组织、托管效益实现了“四增长”,在节本增效上每亩增收470元,与全国托管平均增加经济效益380元相比高出24%。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加持。在里砦镇老官庄村,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整齐排列,它们是种植大户王乐的“好帮手”。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王乐提前对土地进行了深翻、旋耕等,动用各类机械120余台。“我今年种了1600亩玉米,多亏了这些机械,让我在玉米种植、收获时更加省时省力。”
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翼城县创优营商环境,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涌现出了一批以姚淏、张正田、王乐为代表的“新农人”,呈现出农业生产结构更优、生产水平更高、带动能力更强、增粮信心更足的新气象,引领全县粮食生产向高质高效高产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151个行政村共流转土地7.8万余亩,农业生产托管联合体组织成员43家、农机合作社37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438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050家。
良田良法互配套 科技丰产创样板
“小麦三次喷肥在返青起身期、拔节孕穗期、扬花灌浆期,能有效促进根系的生长、小麦有效分蘖以及麦穗分化,起到壮秆防倒、防止干热风的作用,确保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多成粒,提高麦粒重量。”翼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忠诚介绍。
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自2020年起,翼城县冬小麦连续四年单产全省第一,持续实现小麦百亩连片实打验收每亩达800公斤以上,玉米750公斤,为山西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实现“吨半粮”超高产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其高产创建的典型先后被《农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数十家网站转载宣传,为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了翼城样板。
多年来,翼城县因地制宜,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开展优质专用新品种研发及配套先进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目前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9.8%,增产幅度10%以上,种植户亩均增收150元以上。实施小麦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0万亩、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2万亩、旱地小麦一优四改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高产高效技术15万亩,2022年翼城县小麦三次叶面喷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抓手。翼城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在节水能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需要的各项配套措施上加大建设力度,解决生产基础条件差、机械化耕作程度低、经营主体带动弱等问题,随着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灌溉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相继实施,提升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022年,全县投资3.6亿元实施35个项目,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为全县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代农业高歌起,无限生机绽沃野。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辛树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着力构建粮食生产安全、农业规模化经营、三产融合发展的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打造翼城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宋榜娟)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