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曲沃县北董乡营里村1号深井中抽提的清水激起阵阵水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明亮站在井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走入营里村村委会,院内宽大平整的广场让人眼前一亮,西侧的房屋也修葺一新,屋内开办了集创业培训、产品展示、视频直播、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网络销售平台,当地特色农产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营里村不失时机借势发力,迅速成立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组,制定了详细方案和周密流程,广泛宣传引导,提高群众觉悟,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多项有效举措,为做好“清化收”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以“清化收”工作为契机,营里村建强网格党组织,网格员全程协作开展各项工作;建立市场化议定、书面化留档等标准流程规范各项收费行为;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现了资产监管民主化、合同文本规范化、日常巡查专人化、合同兑现及时化,建立起集体资产监管长效机制。
做好“清化收”,前提基础在清,核心难点在收。为摸清家底,营里村在乡政府工作人员指导下,吸纳老村委主干、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加入“清化收”专项工作组,逐一明确地块边界与面积,对全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了全面排查。在此次合同清理行动中,该村分类施策,全部完成清理整治不规范合同185份,涉及土地面积521.4亩。随后,该村采取民主方式,对收回土地及新增资源的承包价格进行评估,经公示无异议后,按照确定价格签订合同,依法保障了双方权益。
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明玉,全村第一个交清承包款1950元。村民代表杨玉贵不仅带头交清承包款7000元,还当起了宣传员,主动疏通群众思想障碍。老党员李文业,督促儿子李凯一次性交清承包款1.7万元。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之下,营里村“清化收”工作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其亲戚邻居入手,继而在全村铺开。
依傍着天河水库,便利的水利设施为营里村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村里的两口深井、一座提灌站未经村委集体决定通过,被私自无偿承包,成为“清化收”工作的难题和焦点。营里村村干部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善于调解,并联系县委组织部、乡工作专班及时介入,驻点坐班鏖战3天,以理化解、以法调解、以威促解,解除了原来的合同,经公开竞价、重新出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2万元。
随着“清化收”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里村明确了资产归属,摸清了家底,理清了债权债务,增加了收入,新签订的91份合同承包费总金额达25万元,目前已到账15万元。至此,村集体发展有了方向,村干部工作起来游刃有余,为村民干实事也有了底气。
在营里村村南的农田里,距居住区不远处有一座地下蓄水池,供应着全村的生活用水。近年来,由于压力不够,一些地势高的家庭经常断水。营里村统筹“清化收”新增收费和“一事一议”政策补贴,花费18万元在原址上新建便于冲洗的300立方米地上蓄水池并重新铺设管道,让村民吃上了更加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吴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