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长河,瞰见文化山西 ——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西行

2023-10-26 09:16:35 来源:大公網  

  山西珍存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完整的印记,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美誉。

  晋国博物馆——传承千年晋文化

  10月20日,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前往参观临汾曲沃的晋国博物馆。这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晋侯墓地”而兴建的山西省首座大型遗址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历史文化风貌的专题博物馆。

  山西,简称“晋”。晋国,起源于西周、鼎盛于春秋、结束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660余年,历经38位国君,春秋时期曾称霸中原150余年,创造了璀璨的晋文化。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历史悠久。晋文化从这里肇始,奠定了今天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丰实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基础。

  晋国博物馆主体建筑,为黄土高原特有的下沉式窑院风格设计,下沉广场中间浅浮雕的篆体“晋”字,如印章般把晋文化的印记深深烙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上。

  晋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唐风晋韵——晋国历史文化及晋侯墓地遗址展”浓缩了晋国六百年的辉煌历程和三千载的文化传承。

  在这里,既可以了解晋国立国逾660年、称霸中原逾150年的辉煌历史,如:叔虞封唐、文侯勤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这些事件大都改变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还可以欣赏诸多制作精美、令人眼花缭乱的青铜器及玉器。此外,还能近距离观察晋侯及夫人墓葬和三座车马坑予以展示,其中包括我国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随葬车马最多、规模最大、比秦始皇兵马俑早606年的车马坑,生动再现了两周时期晋国璀璨的礼乐文明。

中国青铜艺术代表性珍品晋侯鸟尊

  “这件『晋侯鸟尊』太漂亮了,它是出自晋国的哪位诸侯墓葬?”在博物馆的青铜器陈列区,有记者问道。

  讲解员赶紧回复说:“『晋侯鸟尊』出自晋国第一代国君燮父的墓中。”同时,讲解员介绍,大家眼前所看到的这件『晋侯鸟尊』其实是仿制品,真品已被山西省博物院收藏,是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并被国家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池盐博物馆——探寻千年盐文化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盐湖的风,伴随着这首《南风歌》吹了几千年。

 

  河东池盐博物馆位于运城市盐湖区盐池的北岸,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池神庙”。这座博物馆承载着千年盐湖的历史文化,被称为全国首家“池盐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古老池盐文化的专业博物馆。

  10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们走进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河东池盐博物馆,序厅里金碧辉煌的巨幅「盬」字引人注目。“盬,是为盐湖量身订制的专有名词,出自《说文解字》。此字由中条山、黄河主题浮雕环抱,地面为盐池的鸟瞰地景……”

 

  从序厅惊艳绝伦的“盬”字巨幅艺术造型,开始一场千年盐湖的历史文化穿越之旅。博物馆以“惠兹中国”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序厅”“瑞盐天成”“供食华夏”“国之大宝”“盐务专城”“盐化时代”“世纪之约”七个部分和“知盐学堂”一个专题展厅。总布展面积3800平方米,主要展出以“盐文化」为核心的文物、版面和雕塑等,通过盐池形成、历史演变、盐池产盐等内容,集中展示运城五千年的盐文化内涵。

  博物馆内收藏有最有价值的两件文物: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和元代皇帝铁穆耳所树的《新建池神庙碑》。其中《河东盐池之图》碑刻于明万历二十五年,碑横长方形,高103厘米、宽170厘米、厚30厘米,全图细线阴刻河东盐池的地理、形势、山光水色、祠庙建筑、盐工劳作等情景,是运城盐池有史以来发现、保存的第一个完整的石刻地形图,属国家一级文物。

 

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

  地面文物星罗棋布,古建遗存独步华夏。山西文化遗产遍布全省,这里有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应县木塔,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宗祠晋祠,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鹤雀楼,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中国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堡群沁河古堡群,中国绘画艺术的珍品芮城永乐宫壁画……

  山西浩如繁星的文物古建,是记录者更是见证者,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从未间断的文明足迹。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西行,用镜头、用笔头,在广袤大地撒下历史文明传播的种子,不断推广,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