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翼城县坚持党建引领+市场推动,依托县村发公司成立农业生产托管综合服务中心,协同全县9个乡镇146个村党组织、33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这一农村核心资源上作文章,通过将土地“化零为整、集体托管、规模经营”与良种良技良法有机融合,着力释放土地托管规模化、市场化经营最大红利,逐步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
集体托管 市场运营 地有人种
家住翼城县唐兴镇石桥村的董芳芳家里有4口人4亩地,村里开展农业托管后,她把家里的地全部托管给了村集体,集体每年每亩地支付给她500元。平时丈夫和儿子外出务工,干惯农活的董芳芳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了一个小菜园。
“村里开展农业托管后,我家解放了两个劳动力,他们在外打工一年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以前夏收农忙时,他俩还得回来,这一来回的路费花销比地里的收成还要多呢。”说到村集体托管的好处,董芳芳给算了一笔账。
2022年4月以来,石桥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将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没有劳力种的耕地流转回来由村集体自主经营,实现了劳力得解放、土地有人管、收益有保障。
“这个托管可是帮了大忙了,我家地少,只有两三亩,就算一年种一茬玉米加一茬小麦,也挣不了多少钱。我要是外出打工,家里的地又荒了,我自己也老心疼,农民嘛,见不得土地荒,村里搞的这个集体托管帮我解了一个心头事儿。”外出务工刚回到村里的村民吕兴仁高兴劲儿溢于言表。
公司主导 技术到田 能种好地
“以前我们种地,为了高产撒化肥,一袋不行撒两袋,要不就换其他牌子的化肥,花的钱不少,却打不了多少粮食,现在村里搞托管无人机喷肥,定时定量定点,产量确实高了,果然是种田也离不开高科技。”村民苏诗亮笑着说。
土地托管市场化运作后,良种、农资、服务由村集体委托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综合服务中心代办,农户不用操心,还有钱赚,这一模式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认可。
“石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从去年开始搞农业托管,采取全产业链托管的方式经营,农业托管服务中心专技人员全程指导,使用良种良法良技节本增效,去年光一茬玉米就为村集体增收了30万元。”谈到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的效益,石桥村党总支书记赵小冬有理有据地分析道。
推广农业托管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中,翼城县村发公司及时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综合服务中心和新翔丰农业生产托管基地,为全县33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4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良种良技良法和平台交易等市场化服务。同时主动对接市村发集团,积极与襄汾县社会化服务联合体、霍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山东德州平原县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等建立市场合作关系,有效畅通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
“我们新翔丰公司积极参与集体经营+农业生产托管这个模式探索和实践,针对村集体不同的土地面积,每隔五十亩设置一个观察点,在不同时期定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解决。针对村集体经营,我们从种到收制定了规范的生产环节,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收入。”翼城县农业生产托管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学峰信心满满地说。
流转土地 集体经营 收益倍增
为有效解决部分村集体不懂经营、无力垫资、缺乏人力等问题,翼城县探索出了土地托管市场化运作的三种模式。石桥村实行的是集体流转土地、独立经营增收的模式,已有120余家农户与村集体签订了合作协议,去年托管土地310余亩,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今年村集体经营的土地达到了510多亩,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
翼城县全面推广农业托管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以来,2022年由村集体牵头托管的土地有7.7万余亩,当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7259万元,同比增长82%,2023年随着托管面积的增多,预期收入将突破1亿元,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动力也将更加强劲充足。(耿殿升 张明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