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王晓娜)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让临汾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要素聚集的“磁场”、投资兴业的“宝地”,离不开“有速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市人社局从企业需求点出发,从细节处着眼,优化劳动力市场监管,主动扛起稳市场主体的使命担当,促进重点群体稳就业保就业。
释放红利,让政策直达快享。市人社局通过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全面落实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社保补贴、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项创业就业补贴政策,同时,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和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释放金融政策红利,切实减轻创业者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社会保险补贴65.77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662.44万元,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47.5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5万元;累计受理推送创业担保贷款354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07万元,受理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申请31笔,发放专项贷款5457万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获得感。
稳定就业,夯实市场监管之基。市人社局持续完善“培训+鉴定+就业+服务”一条龙培训就业模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在“临汾技工”品牌这块金字招牌的吸引下,打造出襄汾晋襄酥烧饼大军、浮山厨师2个省级劳务品牌,带动685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完成注册,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打造出“霍嬷嬷”霍州年馍、蒲县巧巧柳编、华翔工匠、晋南钢铁工等13个市级劳务品牌,充分显现出劳务品牌对就业的带动效果。同时启动“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共举办72场“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活动,提供9941个就业岗位,助3178人达成就业。除此之外,还与江苏、新疆、南通、常熟、义乌5个省市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在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
精准监督,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市劳动力市场监管专项小组创新“135”工作法,形成了以“预防、查处、惩戒”为主线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制度,为欠薪问题源头治理赋能增效。对于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处理结果主动公开曝光,起到“惩处一个、震慑一片、警醒一方”的效果。将劳动用工极不规范、拖欠工资和拒不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企业及其法人和实际负责人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并推送至国家、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精简办理备案需要提供的资料,缩减劳动用工备案的办理时限,增加了“山西省劳动用工备案系统”的线上办理渠道,为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从群众关切出发,拿出实招硬招,全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