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古县新篇章

2023-03-20 17:32: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紧紧围绕县委“1234”工作重心 锚定“一城一区一园四地”战略定位

奋力谱写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古县新篇章

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深入开发区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古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泳在国道341线公路改建工程现场调研

盛隆泰达焦化技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全县焦化产业形势大好

新源盛特种微纤维项目推动古县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道341线公路改建工程进展顺利,未来可期

叫响“古岳古树”特色系列产品品牌

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申请柴胡、酸枣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青山碧水绕城郭”的古县锦绣画卷

持续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古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紧紧围绕县委“1234”工作重心,锚定“一城一区一园四地”战略定位,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快进,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古县新篇章。

  全力打造

  太岳板块高效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地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古县优势,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链主”“链核”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点上突破、链上协同、面上提升,向高端化跃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力,推动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着力形成“煤─焦─气─化─氢”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突出开发区平台优势。依托全省首批、全市首家化工园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项目“第一支撑”作用,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持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办好一站式服务平台,全程代办投资项目,为项目落地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按照省委“两个转型”和“四化”协同要求,不断扩大智能化矿井建设成果,全面加快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推动煤矿向“科技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方向迈进。

  加快推进焦化产业转型。投资共64亿元的盛隆泰达、宏源两大焦化技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全县焦化产业形势大好。下一步,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投产达效。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禀赋和焦化产业优势,引进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培育碳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实施投资10亿元的年产3万吨锂电池石墨烯改性负极材料项目,启动新源盛年产1.5万吨AGM电池隔板生产线项目,积极对接引进聚甲醛项目等,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

  氢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把握政策机遇。国家和省里分别于去年3月、7月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安排部署,要求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认清发展形势。我省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开展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研究和布局,已初步形成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产业,并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高地的优势明显。

  稳步推进实施。古县焦化企业焦炉烟气中的富氢尾气资源丰富,重点实施投资10.5亿元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宏源焦炉烟气制绿氢联产甲醇项目,积极促进盛隆泰达与国新正泰强强联合,加快推进年产1000万立方米制备高纯氢技改项目,探索发展氢能源电池、氢能源汽车等产业,逐步形成“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供应链,努力融入全省氢能产业发展链条。

  全力打造

  “核桃+”特色农业示范地

  做优农业企业强龙头。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引导、服务,推动古树食品有限公司认定省级龙头企业,巩固粮食、核桃、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成果,重点培育中药材、中蜂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产业发展。

  推动三产融合补链条。引导农业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卖农业初级产品向卖品牌产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

  激活各类要素兴业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村集体代养托管,支持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民享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发挥特色优势树品牌。叫响“古岳古树”特色系列产品品牌,积极申请柴胡、酸枣道地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快中蜂等农产品绿色认证,争取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入选“临汾优选”。持续加强品牌宣传,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宣传活动,依托大平台,借助新媒体,全面提升古县特优农产品知名度。

  全力打造

  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

  持续擦亮“天下第一牡丹”名片。把牡丹名片作为提高古县外向度、美誉度的有力抓手,按照市场化理念,抢抓旅游业强势恢复和省市政策机遇,引进实力强、声誉好的企业,进一步盘活旅游资源、提升景区品质,全力举办好第十六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最大限度发挥景区价值。推动霍山云顶小镇争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加快祖师顶国家级康养基地和贾寨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巩固提升三大“国字号”品牌。常态化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精致宜居宜业县城。特别是要对标对表测评体系,逐条逐项查缺补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工作做在日常,把功夫下在平时,全面提升创建质量和水平,确保“国字号”品牌顺利通过验收、再获殊荣。

  全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抓住疫情防控转段和消费升级的机遇,积极开展消费升级促进行动,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全面激发消费潜力,千方百计加快服务业恢复发展,回到合理增长区间。同时,伴随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购房刚性需求持续增强,加快实施谋划的房地产项目,在建的房地产项目保证交楼,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搬迁群众的住房需求,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全力保障

  “一城一区一园四地”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环境整治。一体推进环保“四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描绘“青山碧水绕城郭”的古县锦绣画卷。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提标改造,精准开展移动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实施臭氧、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推动清洁取暖改造,改善空气质量。加快提升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深入推进河长制,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城乡雨污分流,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开展矸石山整治“回头看”,实施国土空间绿化行动,推进国道341线公路沿线绿化提标。持续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断提升整改成效,着力建设美丽古县。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一批民生工程,办一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满意。持续扩大就业,落实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与优秀学校合作办学,全力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留在古县、学在古县、成长在古县。总结近三年来疫情防控经验,落实“乙类乙管”要求,提升县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医疗救治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服务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落实困难人员保障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健全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和保障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快速响应向风险预防转变,从传统的救灾减灾向韧性提升、风险治理、协同应对的方向转变。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事故的底线。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古县将坚定信心、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把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古县新局面推向前进。

  文图由古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