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谱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2023-03-20 16:37: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担当实干勇争先 接续奋斗开新局

——永和县谱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万亩梯田景观壮美

文旅产业强势崛起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能源工业势头强劲

特优农业高质高效

  滔滔黄河,奔涌不息;永和儿女,奋起逐梦。

  2022年是永和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疫情反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提振市场发展信心,经济基本盘更加稳固。这一年,面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要求,坚持把项目作为第一支撑,补短板、固基础、扬优势,高质量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这一年,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高质量发展成果饱满丰硕。

  永和县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片土地上皆是生机勃勃,处处涌动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热潮。

  “四县”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年,永和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87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排名全市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8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排名全市第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9%、14.2%,增速排名全市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29.83%。特别是反映区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2022年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排名全市第3,发展势头迅猛。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永和县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工作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过去一年,永和县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县委“1243”发展思路不动摇,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中思考谋划,主动对标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发展坐标、方位,不断赋予发展思路新的内涵。

  锚定“四县”建设目标不偏航,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绿色屏障更加牢固。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特优农业高质高效。提出“稳粮、兴牧、强特色、促融合”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产加销”贯通的全产业链体系。能源工业势头强劲。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成链集群发展动力十足。文旅产业强势崛起。紧盯黄河乾坤湾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任务,89公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线贯通,连接线今年年底将全面完工,乾坤湾乡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乡镇,争取中央灾后文物保护资金608万元,完成望海寺古建筑、楼山古建筑群等一大批文物单位保护修缮工作,全县379处文保单位实现保护员“全覆盖”。

  聚焦巩固衔接不松劲,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探索“346”工作法,实现农户监测“全覆盖”,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在全市率先出台《统筹整合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有力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积极筹措1.86亿元实施5大类51个巩固提升项目,“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制定出台《落实〈关于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30条》等政策文件,建立6个“乡镇就业服务工作站”、11个就业帮扶车间,举办招聘会60场,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128万元、稳岗补助118万元,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8%,增幅迈入全市第一方阵。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3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两个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创新“五个一”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发展模式,谋划储备村集体项目80个,总投资达5.28亿元,集中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2.18亿元,带动65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总收入达2608万元,为壮大提质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永和样板”,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现场推进会在永和县召开。

  坚持民生改善不减力,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振兴教育步履铿锵,小升初生源稳定在70%以上,重高和普高达线人数、高中招生人数、高考一本达线人数和应届生达线率再创新高。健康永和建设加力提速,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隔离病房和感染性疾病实验室基本竣工,全国首家“健康小屋”建设试点在永和县顺利启动。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新模式,举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培训29期1314人,带动就业694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叫响了“永和技工”劳务输出品牌。扎实开展“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便民停车场、菜市场、全民生命健康保障工程、农户增收保障工程等12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新改建公共浴室54个、日间照料中心5家、农村户改厕3000座,农村洗澡、理发、洗衣等便民服务全面普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紧迫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受到广大群众一致点赞。特别是为重振个体小商户的发展信心,拿出100万元进行补贴,重燃城市烟火气。持续深化城市发展与建设更新,全民健身中心如期建成,文体活动中心主体完工,靓城提质改造完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供水一体化润泽万家,错峰用水成为历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特别是迎宾大道以高颜值、高品质全面亮相,瓶颈路变成了康庄大道,畅迎八方来客,成为群众心中最红打卡地,城市的颜值、气质、价值不断攀升。

  坚持底线思维不懈怠,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在全市率先制定贯彻落实“十五条”硬措施的“19339”安全工作措施,排查整改一般隐患1454条,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坚持“三个一批”信访工作法,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包联化解,困扰多年的缠访、越级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数量明显下降,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社会治安、经济民生等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奋力续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更是永和县抢抓机遇、争先进位的赶超之年。

  永和县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无论是发展基础还是潜在动能,都具备了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条件和优势。

  今年永和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总量达到19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13%,其他约束性指标全力完成市定任务,各项预期性指标都要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全年工作,既要纲举目张,也要聚焦发力,既要厚植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既要巩固强项,也要做强弱项。

  永和县提速“四县”建设,全力挺起县域经济“主脊梁”。

  抓保护、重治理,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永和县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将持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加快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以高水平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扩总量、塑品牌,开创特优农业新局面。永和县是农业县,也是农业特色县,要坚持“特”“优”战略不动摇,围绕“稳粮、兴牧、强特色、促融合”农业发展思路,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抓园区、延链条,走好新型能源工业新路径。永和县要以“四大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抓好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扩投资、上项目、稳产能、提效益,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实现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集群发展。

  抓景区、兴业态,谱写全域旅游新篇章。牢牢抓住5A创建这个龙头,加快补短板、提升硬实力、优化软环境,引领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要强化“五力”协同,全力激发争先进位“强引擎”。

  强化项目支撑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永和县认真落实“三个文件”要求,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大力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努力以项目大建设推动经济大发展。

  释放服务业主动力。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消费需求逐步恢复,服务业运行将迎来复苏。永和县要深入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在提振消费信心、刺激消费需求、创新消费模式上下功夫,力争各细分行业“全线飘红”。

  增强改革创新推动力。改革是关键一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更新发展观念、破解症结难题,释放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盘活人才原动力。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永和县仍存在专业化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下一步要在人才总量、存量、能量、流量“四量齐升”上狠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要落实省市“市场主体提升年”部署要求,坚持“保、增、活、强”并重,探索出台更多扶持补贴政策,以实打实的举措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力争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600户、净增1200户,新增小升规企业两家。

  要突出“四心”追求,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引深“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信心,更加舒心、放心、安心。

  围绕乡村振兴抓衔接、夯基础、强治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信心。要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围绕城市建设“扩规模、优功能、美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实施总投资10.9亿元的城建“十大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围绕民生保障“兴教育、强医疗、兜底线”,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放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等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围绕社会治理“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队伍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有力有为

  抓好经济工作,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责任担当是前提条件,能力作风是关键因素。这需要党员干部时时自省、刻刻自纠,以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全力推动永和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要有胆有识,讲方向重实践。战略和战术是达成目标的两个重要方面,战略是方向,战术是做法。要把准战略方向。面对当前严峻、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善于从战略高度、长远眼光思考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既满足全局发展意图又契合群众美好需求的有效办法,做出既有远见卓识又符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的科学规划和战略决策,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偏航。锚定全县发展方向,迅速细化为有内容、可操作、能落实的战术举措,对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一项一项研究、一项一项落实,积小胜为大胜。

  要敢想敢干,勇担当善作为。“四敢”展现的是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打敢拼、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要符合全县发展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就要勇于尝试、大胆拼搏。要激情点燃“干部敢为”的熊熊火焰,大力倡导拼搏精神,既要弘扬“敢”的勇气、“闯”的魄力,更要拿出“拼”的劲头、“干”的行动,激励干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上勇立潮头、大显身手。要坚决扛起“地方敢闯”的担当之责,全县上下都要时刻保持先试先行的锐气胆气,善于打开解放思想之锁,以前瞻的思想引领风气之先、积蓄发展之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沙场上勇当主将、打好头阵。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气神,面对“中梗阻”善于破困局、遇到“硬骨头”敢于动真格、探索“新航线”,用一域之精彩为全局增光添彩。要用心搭建“企业敢干”的广阔舞台,坚持把企业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评判标准,对各类所有制、各种规模的市场主体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多做“雪中送炭”的有用之事,多行“雨中打伞”的贴心之举,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经营更放心、发展更顺心、扎根更安心。要全面掀起“群众敢首创”的滚滚春潮,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让勇于创新者勇敢迈出第一步,为敢闯的人提供风险保障,让全社会的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激发民智、集中民力、凝聚民心,让群众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动力呈现出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壮丽图景。

  要干事成事,抓落实出战果。“四县”建设、“五力”驱动、“四心”追求是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抓好工作落实。要只争朝夕快干实干,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要求,将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逐项列出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年初建账、每月查账、按季交账、年终算账,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抓手、有成效。要一抓到底实干,要进一步树牢“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探索设置“执行力考核评价”指标,重点考察干部干了哪些各级认可、群众点赞的实事好事,解决了哪些错综复杂、历史遗留的硬事难事,正确把握和合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善抓落实的干部,既要撑腰鼓劲,又要特别关注,努力培养更多攻坚克难的“闯将”“干将”。要严实考评督干,继续压实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健全完善明责、履责、督责、追责闭环落实机制,对确定的重点工作要随时督导,追踪问效,推动落实,务求实效。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永和全县上下将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四县”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永和新篇章!

  记者 安月琦

  图片由永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