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接收样本、离心脱帽、酶免加样、上机检测……国庆期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忙碌依旧。酶免检测负责人苏文龙一如既往地奋战在检测仪器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和流程,严格把控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全心全力守好“红色生命线”。
许多人都知道,在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会对献血者的指尖血液进行快速检测,初检合格才能参与献血。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爱心血液并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而是要送到血站检验科,完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项目的检测。
苏文龙作为血液战线上的一名“侦察兵”,每天坚守在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关口。只要一接收到血液样本,他就会立刻绷紧神经,全神贯注地分配试剂、添加样本、上机操作。虽然检测过程已实现自动化,但他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始终寸步不离地守在检测仪器前,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地观察实验过程、复核实验结果。
“血液安全无小事,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为了保障临床用血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我们会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对每个血样检测两遍,确认无异常的样本再送往下一检测环节。”苏文龙说,“在采供血过程中,检验环节是保证血液质量的核心,我必须牢牢守住这道关卡,将‘万无一失’落实到每个细节。”
因为深知血液的重要性,苏文龙自参加工作那一刻起,就义无反顾地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21年来,每当血液库存告急,每当临床患者急需用血,他总是第一时间挽起衣袖、伸出手臂,把满满的爱心化作温暖的血液,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生机与希望。
有一年,正逢大年初一,苏文龙在岗位上忙碌了一整天,刚刚走出实验室,就接到了体采科打来的紧急电话。临床急需两个治疗量的B型血小板,但处于春节期间,许多固定献血者或外出过节,或饮食油腻、作息颠倒,不符合献血要求。体采科通过系统查询,得知苏文龙是B型献血者,便及时与他取得了联系。苏文龙毫不犹豫地一口应承下来,一边快速走向机采大厅,一边打电话告诉家人“不用等了”。他白天值了一天班,晚上又“加班”去献血,直至深夜才回到家,虽然缺席了与家人的团聚和相守,却从未缺席坚守的职责。在他看来,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血液质量安全重于泰山。
今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苏文龙荣幸地站上了领奖台,以21年献血33次、累计捐献48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和2200毫升全血的闪亮“成绩单”,喜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两个多月后,他又凭借多年的工作成绩和突出表现,荣获市卫健委命名的“平阳最美医师”。
以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凸显担当。对苏文龙来说,从事这份工作,就要担负起生命的重任。保障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守护临床用血患者的健康与平安,让更多家庭团团圆圆,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