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做好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对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构建幸福家庭越发重要。那么,中老年人如何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呢?
第一步:先了解自身状况。在健康体检之前,需要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一个预评估。在体检机构,一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基本信息,可以根据情况先行自测认真填报。自测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既往史。包括慢性病史、手术史、密切接触史、感染史等。
2.家族史。包括家族遗传病史、慢病患病史、癌症患病史等。
3.身体近况。如近期有无出现身体乏力、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4.生活习惯。如饮食情况、饮酒情况、吸烟史、睡眠情况、运动锻炼情况等。
第二步: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选择体检套餐,应当综合自身的身体情况、经济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有些项目是中老年人必查的项目,在体检时,不应随意免除。比如: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内科、外科、妇科(女)、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超声、胸部CT。
对于一般人来说,以上项目是对身体情况的一个最基础的了解,为常规检查项目。在常规必检项目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增加以下项目:
1.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常用于早癌的筛查。
2.超声。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甲状腺超声、乳腺及子宫附件超声(女)、前列腺超声(男)。这些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发现潜在病灶,一旦发现潜在病灶,可以早干预、早治疗。
3.胃肠镜或无痛胃肠镜。消化道癌症是我国高发的癌症类型。建议中老年人定期做胃肠道疾病的筛查,如胃功能检测及胃肠镜检查。
4.肺功能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患都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伴发疾病,通过肺容量和肺顺应性的检测,可以早期了解肺功能的情况。
5.四肢动脉硬化检测。动脉硬化会引发一些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还会危及生命。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发生率的增加,中老年人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明显增大。四肢动脉硬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动脉硬化的程度,尤其是下肢是否有动脉的狭窄或者动脉闭塞的风险。
6.骨密度。60岁以上女性多处于绝经后8年至12年,此时机体老化、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生理特征为雌激素水平低落、骨代谢异常,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此外,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
第三步:健康生活记得“动起来”。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慢病的发病率,中老年人更需要多运动。
1.散步。散步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项运动。中老年人可以每天进行散步,特别是在吃完饭之后,可以适当散步。不过,在散步时,身边尽量有人陪着,这样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急救。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要随身携带必备药物,以防万一。
2.太极拳。中老年人非常适合打太极拳,不过,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也不要过大。
3.平衡性、柔韧性训练(如广场舞)。中老年人可以跳跳广场舞,锻炼平衡性和柔韧性,但同样要注意动作不要过大。
4.基础抗阻运动。抗阻运动主要包括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器械练习等。抗阻运动不仅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质量,更能延缓运动功能丢失、强壮骨骼和关节。推荐几种适合中老年人的抗阻运动:弹力带、握力器、手指操、下蹲、推墙、足趾站立等。中老年人运动强度以中、低为安全,运动时最好有人陪同。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病人要在咨询医生后,在药物管理的前提下进行运动,运动时监测心率和血压,有条件的可以佩戴心率带或心率监测手环。
第四步:做个“慧”吃的人。
中老年人的营养需求都有哪些?
1.能量。人类的一切活动均与能量代谢有关,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食物。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不同,对能量的需求有较大差异。
2.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细胞的衰亡、代谢功能影响,氮的负平衡难以避免,若再摄入不足,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合成代谢与更新,会受到更大影响,加重器官老化。《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为男性65克每天,女性55克每天。
3.脂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中老年人脂肪在全日总脂肪量20%至30%为宜,以总能量1800千卡至1900千卡计算,脂肪供能约450千卡,在全日食物中所有脂肪,包括食物内和烹调用的油料总计在50克之内。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占膳食总能量的50%至60%,建议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淀粉类为主食,多选择粗杂粮,不宜多食用蔗糖等简单的糖类。果糖易被吸收利用,宜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钙,由于肠胃功能降低,肝肾功能衰退及中老年人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下降,中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钙吸收不足会使中老年人出现钙的负平衡,体力活动减少又会增加钙流失,以致骨质疏松症较常见,尤其是老年女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中老年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毫克每天,应以实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其次为大豆及制品、深色叶菜、海带、虾皮等。
5.铁。中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中老年人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毫克每天。中老年人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预防剂量为每周食用1次至2次动物血或动物肝。
6.维生素。山于中老年人体内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需要充足的各种维生素以促进代谢、延缓衰老及增强抵抗力。
7.水和液体。水的代谢有助于其他物质的代谢以及排泄代谢废物。中老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30毫升水,一天1500毫升至1700毫升水,优选白开水、淡茶水。
8.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胆结石形成、维护结肠功能、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如谷类的麸皮、蔬菜、水果。
第五步:从“心”出发拥抱每一天。
中老年朋友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己的“心事”。
1.社交。发现兴趣、养成习惯。有些人老了,依然每天六点起床晨练,偶尔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聊志趣相投的雅事,或与年轻人一般对新鲜事物好奇并研究学习……他们并没有真的老去。培养一个自己喜爱的、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能够告别寂寥无趣,丰富晚年生活。
2.平常心。让自己高兴是头等大事,对别人好之前,先要好好对待自己。“老”这件事虽无法改变,但心情可以由自己决定。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