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太感谢这场义诊了, 困扰我很久的亲子问题,今天有了应对的对策。 ”家住尧都区的张女士激动地说。
10月10日,由市卫健委、市教育局主办,市第五人民医院承办的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在市区平阳广场举行。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
“我这是更年期碰到了青春期,女儿每天冷着脸不说话。”活动现场,张女士无奈地说。对于女儿,她可谓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儿在青春期竟和她到了无法沟通的状态。
“孩子要独立,妈妈不放手,母女关系过于纠缠,孩子就像一棵不能自由生长的树,在青春期无法独立成长,从而导致冲突加剧,母女关系不和。”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彩芳建议张女士做家庭心理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多发、低龄化、识别难,让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新挑战。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我市组织了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咨询活动。
在活动现场,前来咨询问诊的市民络绎不绝,来自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人民检察院、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市直各医疗机构及社会心理团体组织等单位的多名专家,为前来咨询的市民答疑解惑,发放宣传彩页,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帮助他们识别青少年儿童的各种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建议,引导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共筑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家姑娘从今年5月份开始,反复肚子疼,导致无法上学,前往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身体上的任何问题。”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属于‘躯体形式障碍’。”参加义诊活动的市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董燕,详细向寻求帮助的母亲了解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情况后介绍,亲子关系和学业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家长对青春期的孩子在教育方面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是简单的打骂,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要用尊重、平等、接纳的态度,多去引导孩子,才能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儿童时期的心理障碍可能会造成终身影响,早期筛查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心理问题和抑郁倾向更难被识别和诊断。”市卫健委疾病与预防控制科科长、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韩勇彬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开设义诊、筛查评估、走访学校和社区等方式,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强化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健康的服务能力建设,提升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作为重点来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所有中小学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我市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各项工作不断提质增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